标签:
娱乐 |
分类: 光光之娱乐评论 |
贺岁档影片上映至今,唯一可以保持全场连续爆笑的影片就是成龙的这部《邻家特工》了.
从电影院那齐哗哗的笑声中,成龙还真是宝刀不老,表演的风格依然是老少皆宜,压箱底的东西抖起来也都是毫不费劲,这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他的原因。在这部《邻家特工》中,成龙并没有因为他的声名和年龄,就放弃了,反而是更加炉火纯青的表演出来。在《邻家特工》中,他还是那个一招一式都亲力亲为,每个表情都惹得我们捧腹大笑的成龙大哥。
作为功夫巨星的他,警察、打手、侦探等等和功夫有关的角色,都曾经尝试过,也都让人印象深刻。而这次《邻家特工》,成龙出演的是一个隐蔽的特工,这一身份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表演起来已经是本色演出了。因此,从人物刻画的角度看,《邻家特工》可以说是稳中求胜,它并没有去一味的刻意求变,反而将我们所熟悉的成龙,再一次展现在他的众多粉丝面前。影片中,成龙扮演的人物同时还拥有另一个身份——一个频频出糗的“奶爸”,这和要求谨慎冷酷的秘密特工这一身份的差距非常之大。这对成龙大哥本人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挑战,但是看完电影,大家对他的认可度还是相当高的。能够完成这样的人物塑造,对成龙而言,也并非一日之功。印象中早年他在出演《双龙会》的时候,就已经一人分饰两角了,而前几年大热的《神话》,成龙在两个人物转换中所表现出的演技,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这次《邻家特工》,成龙再次刻画出一个人物截然不同的两面,是对之前表演的一次延续。
另外,这部影片中成龙成功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这在他原来的影片中是从来没有过的。成龙大哥已经习惯了在警察、特工、江湖高手、市民等形象间不断的转移变化,而对温情题材中的父亲形象,在从影四十年的历程中都未曾涉及过。但在这部影片中,面对叛逆、敏感的孩子,成龙温情父亲的一面成功展示了出来。有些蹩脚的中国摇篮曲却能让孩子安然入睡,鼓励与关心让自卑的“尹”变得自信勇敢起来,而对于最大的“费伦”,通过聊天与感化,让孩子消除了心理上的隔阂,开始融入了这个大家庭。这种父亲形象的完美演绎,可以说是成龙大哥的一个突破,这个突破的效果可以从观众眼中闪烁的泪花中感受出来。
如果将角色上的一系列变化归结为成龙演绎风格的“变”的话,那么在影片中成龙大哥搞笑功夫和敬业精神的延续就可以归结为“不变”了。
影片中出现了近十次的打斗场景,仍然延续着搞笑与惊险兼具的动作设计,其中的一段在商场中徒手跳下的镜头,再次将我们带入了记忆的长河之中。1975年,拍摄《少林门》时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觉;1983年,拍摄《A计划》时颈骨重伤,鼻骨再次撞裂;1985年,拍摄《警察故事》时脊椎骨第6-8节及骨盆撞到移位;2002年,拍摄《飞龙再生》时眼部受伤、当场血流满面……,这些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成龙大哥也注意了对自己的保护,但惊险镜头已经成为影迷们不可缺失的调味剂,所以这一切还在延续。动作如此,搞笑亦如此,观众们捧腹爆笑的场面或许也是成龙最想看到的。
《邻家特工》中,成龙刻画角色过程的“变”与“不变”,成为影片结束后大家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电影的表面,真正打动人心的,除了影片对家庭观念的温情表述,更是成龙在影片中矜矜业业演出的职业精神。《邻家特工》,变化的是成龙大哥的角色和所经历不一样的故事。不变的是带给我们的酣畅淋漓的欢笑与如同坐过山车般的惊险与刺激,以及这些欢笑与刺激的背后,成龙大哥始终不渝的为观众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