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赵本山爱唐装是《三字经》惹的祸

标签:
娱乐 |
分类: 光光之娱乐评论 |
成龙出现的公众场合,细心的公众会发现,他每次都是以唐装扮相出现,赵本山在公众面前,时而唐装时而中山装,还有张艺谋,基本上也是如此,这么三位有影响力的大人物,他们完全摒弃现代流行的“速食主义“潮流,为何如此偏爱唐装或中山装?
“速食主义”原本是餐饮企业为了提升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速食讲求的是效率,其核心价值归结起来就一个字——“快”!
在以崇尚时间就是金钱的当下,“速食”的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以至于引申到生活各处。人们在处理或是接受一件事物的时候,往往偏执于结果,进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过程。信息时代的人们吝啬于自己的时间,就更不用提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了。“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祖宗当年留下的文化根基,成就了当下中国的博大精深,而作为国人的我们,虽然习惯在生活中引经据典,但如果真的深究起来,又有多少人能了解自己所说的古语到底缘何典故呢?更不用说对于中国最古典的启蒙教育之作——《三字经》的了解了。
提到《三字经》,是因为它可以算得上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完整,也是中国最早的启蒙教育之作。虽然我并非是什么语言学家,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却仍然惭愧没有完整的继承祖宗留下的文化精髓。这当中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物体,无形的文明传承,才是最终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信人们并不陌生,这其中包含了多少深刻的含义也不需要我在这里多说。祖宗留下的固然是好东西,但要怎样传承却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任之流之,那我们最终会忘记中国人常说的“根”。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成龙、张艺谋、赵本山这三人,作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三人每次出现多以唐装或中山装示人,虽然与《三字经》相差甚远,但从传承和发扬的角度,却是见仁见智了。
任何事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速食主义固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特别是对于文化!这个道理不用谁来深说,只是我在想,作为传承文明的成果,又能起到简化人际交流的功效,民族精髓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得以更好的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并非只是学者的责任。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自己的民族而感到骄傲,而涉及名族尊严和重要性的,那么不论怎样强调也都不过分了。
成龙的唐装,赵本山张艺谋的中山装,从一定意义上说,难道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发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