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or D?

标签:
男主角《大篷车》社会现象宗教冲突印度朱莉杂谈 |
分类: 看电影 |
最近看的电影很多。在开学前的最后疯狂,类似于。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直都没有看。因为对于印度的电影一直还停留在《大篷车》的年代。里面大量的歌舞,以及冗长的情节让我一直没有去看的勇气。昨天和s同学看了。一部很感人,很激励人,永不放弃的电影。网上的人习惯于较真如果不是得了奥斯卡,这部小成本制作,描写印度20年变化的电影根本不会有人去注意它,更无法和经典联系在一起;要不然就会和《肖申克的救赎》作比较。哪一部更为经典?
现在才终于明白,一部好的电影和另一部好的电影是没有可比性的。故事不同,拍摄角度,手法不同,演员不同,导演不同,想阐述的观点不同,种种的不同导致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就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Changeling》其实本质都是在揭露社会黑暗的一面,因为处理方法截然不同,使观者受到的震撼也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单纯的去认为哪部电影好,哪部不好。
回到海报中的两部电影。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揭露了80年代的印度,宗教冲突,利用儿童进行犯罪,黑社会的猖獗,贫富差距等社会现象。而《Changeling》揭露了30年代的美国,没有人权,特别是女性。警察和政治界勾结,腐败黑暗。前者利用答题的方式把那些丑陋的社会现象含蓄的表现出来,让人在看的过程中有一种隐隐的痛;而后者,一目了然就知道谁是坏人,从头恨到影片结束,爱憎分明。这也就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高明的地方。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一个片断引起了我和s同学的争议。一个题目,男主角回答不上来,利用中场休息,主持人在卫生间的镜子上给了男主角答案B。电脑去掉两个错误答案后,剩下了B和D。是选择B还是D?
最终男主角选择了D。That is right!!!
男主角为什么不听主持人的呢???
我认为:男主角太诚实,《这句话警察也曾对他说过》如果他真的听了主持人的话选择B,那他就真的作弊了,所以他宁愿错,也不想作弊。
s同学认为:男主角从小在贫民窟长大,妈妈被异教徒杀害,和哥哥流浪。他已经看透了人间的丑恶嘴脸,除了相信自己,任何人都是不可信任的。
就此,我们争论着。最后得出的结果居然是两者可能都有,甚至还会有第3种,第4种,我们应该更深刻的去挖掘他的内心世界。
至于《Changeling》,一个真实的故事,按部就班地娓娓道来。结尾大快人心。唯一遗憾的是朱莉的气质与30年代完全不符。至少我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