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he Reader

(2009-03-02 20:46:39)
标签:

映画

杂谈

分类: 看电影

The <wbr>Reader

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

以前看电影,大部分是知道了内容再去细细品味。这次,在没有任何知晓情节的情况下看了《The Reader》完全被震撼了。

What human do maybe is just a question about CHOICE?

Hanna在和15岁男孩子Michael Berg的爱情前,选择了逃避。因为她对于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自信。

Hanna在起了火的教堂门前,选择了坚守职责,即便看到300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因为她混淆了生命与职责的意义。

Hanna在法庭上,选择了默认,即便不是她签的字。因为她对于自己是个文盲而感到羞愧。

Hanna在20年后,和Michael Berg见面,出狱的前一天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误解了Michael Berg对她的爱。

Hanna是虚荣的,没有自信的。为了保全自己是个文盲的秘密,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乃至生命。在她坚强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无比脆弱的心。她可以因为Michael Berg给她朗读的书籍而热泪盈眶,她可以在洒满阳光的教堂里,听着圣歌而泪流满面。她是善良的。可惜却做了Nazis的工具,牺牲品。

然而,她是那么的无知,又是那么的单纯,即便在法庭上,她都会向法官发问“What would you have done?”

Michael Berg是爱她的,一直是。这里有对母性的爱,对恋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可以说除了Hanna他没有再爱过别人,对待任何人也不能敞开心扉。然而,他也是软弱的,他完全可以出庭作证,那样会改写历史以及Hanna的人生,可他却没有这样做。

他不给Hanna回信,以及见到Hanna时收回去的手,这些都让Hanna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或许,Hanna也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那样,无法去面对现代的社会。或许,在她看到Michael Berg之后,便了却了心愿,用自杀来向历史谢罪????再或许。。。。我已经不得而知了,这就是影片的高明之处,让人猜想,思考的空间非常大。

《The Reader》不像《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那样直接描写Nazis。甚至在影片的前20分钟我以为是类似于《毕业生》《教室别恋》一样的电影。过了一半才猛然发现这是一部关于战争,人性的电影。

Kate Winslet表演得十分到位,已经不是11年前的那个胖妞儿了。Ralph Fiennes真的很适合演关于战争的电影。他那深邃的眼神足可以说明一切。而David Kross也奉献了自己18岁的身体。

总之,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对于战争和人性我们是不是该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