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2025-03-06 14:19:40)分类: 原创作品 |
白岩松又发言了。还是他的老一套,共情年轻人,为年轻人鸣不平,这次呼吁将35岁以下年轻人的个税起征点由每月5000提升到每月12000,按照标准个税说法,就是起征点由年6万变为14万4千。看起来每个年收入小于144000的35岁以下年轻人,都会支持这个呼吁。
起征点是否调高,调高多少,那是专业税务需要计算的,我不插话。白岩松建议变成12000每月,我也没意见。但我一看对他的采访,就有些沉不住气了。我想说,管理国家或者给国家建言献策,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让他这么个逻辑混乱的人胡乱发言并且妖言惑众,实在令人担忧。原本我想逐字逐句批驳他的论调,现在放弃了,因为从头开始他就没有逻辑,与这样的论调争执,实在是浪费口舌。于是,简单驳之。
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是弱势群体,于是结论就是我们的政策需要理解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比如降低个税起征点等等。这是什么逻辑?
到底谁是弱势群体?白岩松说年轻人是,那么被榨干的退休的眼瞅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还得拿出最后积蓄帮着孩子们买房一旦不托举孩子就会被威胁不给你养老的有苦说不出的老年人,是不是弱势群体?四五十岁被辞退没有绝对技能一家老小等米下锅你却满街找工作遭人白眼的中年人,是不是弱势群体?说起来每个年龄段都有理由说自己是弱势群体,但这样说,就站不住脚。
我觉得,每个年龄段都有弱势强势,与个人的努力和机遇有关,与年龄无关。真要说说年龄带来的弱势,那只有两头,一是婴幼儿,二是难自理的老年人,他们确实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保护。而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被呼吁成弱势群体,还得社会去帮扶他们,那简直就是把年轻人的脸,彻底撕毁。
我想说的是,修改个税起征点,就找个别的理由,别再用年轻人可怜这样的说法。年轻时努力、吃苦、受挫、失望、泪水汗水合流,是每个人都得经过的,是人生的常态,是人生大戏的主要情节,用不着别人怜悯。贱兮兮的有点儿闲钱的60后家长,已经用托举这个动作,把当代年轻人害得不轻了——30多岁了还可以有父母养着在家宅着,你能指望他突然奋斗吗,你要养他一辈子吗?他能在事业上独当一面吗?——就不要再用这种所谓的共情、呼吁、保护,去加剧年轻人躺平的心态了。
一言以蔽之,对年轻人来说,想过好生活,除了奋斗还可以啃老,但想要一个美丽的人生,则唯有奋斗一条路。奋斗中的酸甜苦辣,也是爱情的故事源。由此我想,现在好多年轻人不婚不育,是不是与宅在家里躺平有关?毕竟两个躺平的年轻男女,在一起婚育,生活是乏善可陈的——我估计不会有人羡慕或者爱慕上另一个躺得更平的人。
前一篇:2025年03月05日
后一篇:度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