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忆一
(2025-02-14 11:26:45)分类: 个人日记 |
一年中,我最不喜欢过年那几天。备年货、拜年、接待、寒暄,都不是我期望的,我期望平平淡淡的日子。于是,今年的过年与往常一样,熬过去了。对我来讲其实也算不上熬煎,正式的活动也就是初五杨家子女的聚会,也就是一个午饭。我是完全的陪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熬着吧。
2月5号晚上,小郭来电话说儿子和他二伯喝酒喝多了,自己控制不住希望我们帮忙。小郭开车带我们去接儿子。果然是吐得不行,酒倒是没有多少可能是喝急了。连夜吊瓶然后把儿子接回二村睡了一觉,也就好了。
儿子进屋躺到小卧室的时候,我心里还比较复杂,似乎有些五味杂陈。这就是他2016年底以后睡觉的地方,却已经不是他的家了。他大了,有自己的窝了。像我参加工作后一楼的家,已经没有我的床了。
过年几天,儿子他们有时候把小美奂送来,有时候带着小美奂来玩儿。小美奂特别黏奶奶,我们感觉都有些惹儿子生气了。最近看王安忆的五湖四海,想起一段,修国妹的儿子舟生十五六岁,要办理出国,和刚从国外回来的修国妹的弟媳妇,也就是舟生的舅妈袁燕,天天腻歪在一起,填表邮件兑换外币,修国妹作为母亲,一点儿忙帮不上,眼看着自己儿子对自己不搭不理,却与袁燕喜笑颜开,醋醋的,像儿子被夺走一般。这才进一步理解了好多。爱的独享性,不仅在配偶之间,也在两辈人之间。
最主要的一段,应该是亲养的儿子,被儿媳妇夺走——说起来不好听,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父母,心里是要过这一关的。我们必须承认,最亲的亲情,此时发生了转移,对此,我和米飒早已坦然接受。回到小美奂黏奶奶上面,儿子当时凶了小美奂,是不是与此有关,不得而知。但显然,我们作为爷奶,是不能有丝毫夺爱举动的,孩子与父母最亲,是不能争的——人不能愚蠢到这都不懂。
今天儿子发了个小红书,说带娃的辛苦,一回忆就想起各种辛酸和煎熬,好不容易过来了,就更加不敢再来一瓶,也就是生二胎。对二胎三胎,我们是无权发言的,这是他们一家三口的事情。但是我和米飒也互相沟了通,我俩的内心,也是不期望的。这是摆脱了传统观念,纯理性的想法。
但是,独生子女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那就是爱的唯一性以及由此对双方的影响。多子女的父母,对孩子长大后的离开,更容易接受,而独苗的离开,割舍是比较难的。多子女的子女,更容易接受自立的想法,那么多兄弟姊妹,父母怎么可能都资助,早早就断了念想产生了独立的想法,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说来说去,要不要二胎,完全是他们三口的抉择,我们不发言,也没有权力发言。
尽管如此,儿子小红书上的作品,如果喜庆,我们就高兴,如果忧郁,我们就沉闷。虽然有时候知道发什么,可能与引流有关,劝自己别瞎操心,但担忧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听到见到孩子们喜笑颜开的样子,心里才踏实些。这就是“被割断”的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你断我不断。
把孩子们送走,是2月7号。机场出来我们就直奔创新港。进门就发现大变化,屋子拾掇得很干净,桌子上还摆着感谢词,还有一些小礼物,处处有心处处温暖。我俩不禁感慨,孩子大了,懂事了。
我猜,孩子们回到奥地利,进屋第一感觉,是不是“回到家了”?如果是,那么他们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