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平淡的一件事情,到了作家的手里,就会演绎出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是作家的灵感,是他们的本事。在图像处理技术中,有一种处理方法叫锐化,就是把变化量放大,进而把物体的边缘勾勒出来,很像作家把平淡的事情抓住,带着读者细细演绎。
可是,作为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则与作家的风格大相径庭,他们更习惯于把内心的波澜淡化,用看似平静的脸,面对大家,最终也宽慰了自己。这类似于图像处理技术中的钝化,也就是平滑处理。
一个人脸上有雀斑,照片经过锐化处理后,雀斑非常明显,而钝化处理则相反,多么粗糙的脸,都会光洁如玉。
解释锐化还是钝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恋。一个男孩,追求一个女孩,遭到了拒绝,这很正常。在被拒之后,男孩对女孩的思念,一天天加剧,就是在锐化自己的情绪。而逐渐地淡忘,就是钝化。而恰恰是这个最典型的例子,我却没有标准答案——用情感的锐化,去演绎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情,难道不好吗?因此,这个例子仅仅限于解释。我自己都不赞成,对爱情做钝化处理。
让我们说点别的。我今天想说的,也不是爱情。我想说的是苦恼,除了爱情之外的苦恼。对待苦恼,我们需要锐化处理,还是钝化处理?
挫折、委屈、误解,以及对生活的失望,都是我们常说的苦恼。面对这些,很多人愿意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这样心里就痛快了。每到这个时候,当事人总是有一种感觉,自己才是世上最值得同情的人,自己的苦,谁也没有见过,谁也不知道。有些人很老道,说出来了,就开始忘了,说完也就完了,慢慢的,苦恼也就走了。有些人则不然,第一次从倾诉中获得了享受,就不能自拔了,越想自己越委屈,就陷到这个圈里,出不来了。其实,出不来的人,多数是把自己放到了小说中,而自己就是那个让人感动的主人公。
博客是自己的天地,按说怎么锐化自己的情绪,都是自己的事,别人是管不得的。但以我的经验,即便在更加密闭的纸质日记本里,也不要锐化自己的情绪,因为,这样会害了自己。
人都很脆弱,却又对自己的坚强有过高的自信。不吸毒的人,永远不相信毒品的诱惑力有多大,永远相信:“戒毒,不吸就是了,哪有那么困难?”在情感控制上,也是一样,多数人都无法从情绪激流中勇退,一旦锐化情绪,就难以自拔。对待这种事情唯一的好办法,就是趁情绪还没有失控的时候,把波澜钝化。
我小时候曾经爱写日记,并把内心最为隐蔽的话写在上面。有一个寒假,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每天写3、4页,近乎疯狂一样,把自己对一切的看法,都无限的放大,想到了生命,想到了人生,想法都尖锐到了极点。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自己的异常。那时候,一种极度的恐惧包围了我,让我断然锁起了日记本。我不知道,如果那次我没有发现,没有终止,今天我会怎样?
现在,如果闲了,我也在日记中写点不愿意公开的话,但是绝对不深挖自己的内心。我知道,我很脆弱。对日记,我多次劝我的朋友,不要写,不要写,你控制不住的。
现在,我也经常遇到苦恼的事情,也会一个人想想。但是,我不敢多想。实在是心潮澎湃了,就写几句乱诗,聊以发泄,也不敢清晰地写出文字。更多的时候,能咽下的苦恼,一个人也不找人说,匝把匝把也就咽了。我是用钝化,处理着自己的苦恼。每次这样,过不几天,就会发现,那苦恼算得了苦恼吗?
等风平浪静的时候,回头看,自己的苦恼是多么的渺小。所以,我再也不想人为什么活着这类大问题,也不会从别人的眼光中琢磨什么,更不会为一个问题,想不透,睡不着。那点波涛,被我钝化后,也就是一点小浪,过去就过去了。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3天不写东西了吧,因为我遇到了点小苦恼,被我钝化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