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市场如何扭转颓势?IDC给出三大建议

分类: 科技 |
文/海峰看科技
多年前智能音箱市场被许多人看好,因为其智能家居的入口的定位,让许多人认为智能音箱拥有美好未来。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屏等设备的出现,这一入口地位也不再牢固。如今智能音箱市场现状到底如何?
8月3日,IDC发布《中国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月度销量跟踪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答案。
智能音箱市场风光不再
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1483万台,同比下降27.1%,销售额为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
除中国市场外,国外智能手机市场同样面临增长困境。据Omdia发布的智能音箱报告,2021-2026年北美地区智能音箱年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仅有1.3%,相比2014-2021年118%的增长率足以看出市场风光不再。
但从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我们也能看到智能音箱细分市场完全不同的表现。其中,带屏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589万台,同比下降24.3%,销量占比接近40%,达到历史新。IDC认为,运营商渠道作为带屏智能音箱主要销售渠道,在市场下滑时期展现出较强的渠道韧性,2022年上半年渠道销量保持平稳发展,渠道销量份额同比明显提升。
无屏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894万台,同比下降28.9%,未税平均单价为184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不难发现,虽然无屏智能音箱销售量下降,但单价却有所提升。
从销售额来看,由于带屏智能音箱售价较高,销售额远高于无屏智能音箱。目前,阿里、小米、百度带屏音箱的价格都稳定200-1000元不等,而无屏音箱则都在500元以下。因此,带屏智能音箱销售额同比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三大维度扭转智能音箱市场现状
智能音箱未来该如何突破瓶颈,扭转市场颓势呢?对此,IDC给出三点建议:
首先,拓展千元级高端市场。目前,随着智能音箱升级迭代需求增加,千元级高端市场发展机会将逐步展开。除专业音频制造商外,科技厂商通过高端型号积极拓展千元以上价位段布局,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比如华为Sound X,拥有帝瓦雷加持,酷炫的灯效,还拥有三分频技术。这使得华为Sound X在音响上与普通智能音箱形成差异化优势。该款智能音箱发布时售价为2199元元。
高定价意味着高利润,也将促使厂商在研发上保持高投入。如今,在鸿蒙3.0的加持下,华为Sound X差异化进一步拉大。这些都将促使智能音箱市场进入正循环。
其次,深化细分场景布局。智能音箱想要受到消费者认可,场景化成为必然。“万能型”的智能音箱没有差异,无法赢得消费者关注的目光。对此,IDC认为,智能音箱产品功能将逐步向细分场景延伸,拓展智能音箱在不同家庭空间和多元用户群体中的渗透,同时,推动智能家居应用服务的丰富,及人机交互与应用服务走向更深层次的融合。
厂商可以在K歌、投屏等娱乐细分功能拓展,在运动、睡眠等健康功能,跨设备视讯、家庭缴费、购物车管理等本地生活功能将逐步推进,加速智能音箱融入生活的每一个场景。
最后,强化交互能力。智能音箱与普通音响最大的区别便是交互能力。但目前多数音响在交互能力方面不限并不佳。有行业从业者指出,当前的智能音箱几乎都不支持复句、否定句、省略句、多轮对话等等自然语言输入,没有把语音交互的真正优势发挥出来。
大多数使用过智能音箱的用户可能都觉得,无论是长句识别还是语义理解,答非所问是大概率事件,体验并不佳。对此,IDC认为,智能音箱交互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拓展其在智能家居市场,尤其是后装市场的布局,更好地发挥其家庭交互中心的作用。
厂商可从视觉方面,以摄像头为基础的视觉能力正在逐步从指令识别向个性化服务升级;从感知方面,强化智能助手环境计算力,丰富与传感设备的联动,构建准确、完善的感知能力是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正如IDC分析师所讲,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需求伴随尝鲜热潮退却逐步回归理性,拓展深层下沉市场新增需求的同时,挖掘存量市场升级需求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厂商在挖掘的过程中,交互能力提升,场景化探索无疑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