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上云路在何方?“中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研讨会给出答案

(2022-07-12 21:49:22)
分类: 科技

文/黄海峰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金融行业该如何踏上数字化的康庄大道?

7月12日,在华为云与《清华金融评论》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重点展开了深入探讨。

通过聆听专家演讲,笔者发现,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坎坷。金融行业如何直面挑战,实现数字化转型?在这场研讨会上,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上云。

据了解,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已经掀起持续上云浪潮,金融云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IDC最近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39.0亿美元(约合265亿元),同比增长达39.3%。

但我们也好奇,金融行业保管着大量企业与用户的财富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上云改造难度不小,如何才能“又快又稳”地做到?当前云服务厂商众多,谁能够获得诸多金融领域企业青睐?

奔向数字化:金融行业需跨过三道坎

当前,金融客户云计算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系统分布式改造与自主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云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云时代,金融行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会遭遇三道看似难以逾越的坎。

第一道坎:数字底座不够安全、可靠

随着金融行业交易并发量和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无法通过在线快速扩展来满足系统对容量的需求,需要具备高扩展、高并发、高吞吐等特点的数据库,支撑业务的高速增长。

同时,传统的数字基础设施面临自主可控、安全合规、高可用性等挑战。此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金融云行业趋势研究报告(2021年)》指出,“安全合规、自主可控、模块化”是金融云的未来发展特性。

第二道坎:金融行业风控体系不完善

我国金融行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在金融项目中,缺少更灵活高效的工具,来判断放款人和借款人信息,容易造成虚假信息欺诈。此外,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金融市场风险控制仍然不足。

正如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所讲,在金融行业数字化变革时期,要把握好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在活力、效率与稳定之间寻找平衡。

第三道坎: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线上服务成为常态,特别是手机App业务日益增长。金融行业如何与时俱进,通过科技创新,满足用户对创新服务的需求?

对此,华为中国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在研讨会期间讲到,金融业需要实现业务与科技协同发展,开拓场景、智慧经营,需要业务与科技的高度协作与融合,以云原生改造场景服务,以大数据与AI、区块链实现业务敏捷。

比如,金融行业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预测客户需求方向,实现精准营销;运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将金融产品和服务融入客户的生活场景,提升触及和连接客户的能力。

守正创新:华为云帮金融行业筑底座、控风险、共创新

金融机构要如何跨过三道坎,迈向数字化的星辰大海?正如文章开头所讲,上云是必然选择。

目前国内金融云玩家众多,金融机构该如何选择合作伙伴?我们看到,IDC《中国金融云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华为云位居2021年中国金融云基础设施市场第一;华为云Stack连续四年位居中国金融机构自建云基础设施市场第一。

为何华为云能斩获如此成绩?华为云面向金融行业到底提供了哪些思路和利器?

我们注意到,华为云提供的策略可总结为“筑城拔寨”:一是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助推金融机构智能升级;二是实现灵活高效的风控可控,助力金融行业守正固本;三是通过升级金融服务,使能金融行业创新出奇,帮助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开疆拓土。

首先,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在具体支撑方面,华为云提供了GaussDB关系型数据库,同时也提供了安全可靠 、高性能的云原生IaaS云架构,更有支撑安全办公的云桌面、云会议应用方案。

以华为GaussDB关系型数据库为例,相比于传统的DB2 大型数据库,或者IOE集中式架构,该数据库拥有云原生能力优势,可支持多种部署形态,且生态开放,并在金融行业久经考验。

据悉,邮政银行采用华为云GaussDB分布式云数据库,打造了全新个人业务核心系统,为全行6.37亿个人客户,4万个网点提供日均20亿笔,峰值6.7万笔/秒交易处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推出的GaussDB(for openGauss) 基于openGauss生态,由华为主导,更加符合我国自主可控的政策导向。

其次,为金融机构提供灵活高效的风控支撑。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如何构建灵活高效的风控体系,不仅关系到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关系到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更关乎国民经济稳定大局。

对此,华为云提供的融合数据湖解决方案,有效支撑金融机构提升风控效率;而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则可支撑金融机构识别财务异常,提升风控效率。

据悉,工商银行的数仓数湖集群可支持1.3万数据分析师在线作业,实现毫秒级交易风控。

最后,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创新。华为云利用AI等技术快速持续构建创新方案和能力,助力金融机构提升业务竞争力,不惧市场挑战。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讲到,在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将低频的金融服务嵌入到高频生产生活场景中,打造无界融通的开放生态,是“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必须抓牢抓实”。

对此,华为云提供智能资管解决方案,助力金融行业投研,并提供智能客服能力,可助力保险行业实现智能理赔服务,更提供智能营销能力,实现金融客户的圈层精准营销。

未来可期:金融业借助华为云迈向“云之深处”

当前云服务商众多,也都宣称自家产品优势显著,华为云如何能更进一步,持续赢得金融行业客户的认可?我们认为,除了提供上述三个维度的硬核产品与方案,华为云在市场客户认可度以及安全能力等方面,构建了差异化优势。

在金融市场客户认可度层面,虽然华为云起步晚,但增速惊人,构建起强大的品牌势能,对金融机构展现出十足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华为云在全球服务超过300个金融客户,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排名全国前十的券商,以及排名前五的保险公司。

另一方面,在安全能力上,华为云继承华为重视研发、重视服务等优良基因,面向未来打造高品质的可靠云服务。以华为云面向金融行业打造的金融专区为例,具备等保合规、高可用性、安全可信、极致性能、高标准运维管理等五大优势,并通过打造安全可信的数字化底座和极致性能的主引擎,为金融业务发展创新保驾护航,已成为金融客户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选择。

“未来华为云将更加坚定地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支持力度,以领先的技术和完善的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灵活高效的风控支撑,助力金融机构服务创新。金融有底,赋实有数,全联接,全智能,共建绿色数智金融。”张修征在研讨会上指出。

笔者观察:

金融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血脉,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行业数字化,需要可靠、实力强大的云服务伙伴支持。

从本次研讨会专家的探讨中,我们除了看到华为云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更感受到华为云正成为金融机构的“最佳拍档”,可谓“朋友遍天下”。

华为云依靠在ICT领域的多年积累,在三个维度助力金融机构守正创新,逐步成为金融行业上云首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携手华为云,金融机构在未来将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数字金融新应用、新模式、新场景,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服务效率,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