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放大招:全球率先实现5G新通话互联互通!

分类: 科技 |
近日,基于VoNR(Voice over NR,NR为5G网络缩写)的5G新通话超清视频语音通话服务相关产品上市。这种可视化、沉浸互动式的5G新通话在体验方面全新升级,一时间赢得了众多消费者关注。
与此同时,不少行业分析指出,5G新通话能不能在运营商之间实现完全互联互通?因为这是5G新通话发展的关键。
4月26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发布5G新通话,提供更稳定、更高清、更便捷的视频通话服务。此次,双方联合推出的5G新通话,是全球率先商用的基于共建共享5G网络的产品,实现了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此举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可谓开创了5G通话的新时代。据悉,5G新通话将于5月份在深圳、杭州、郑州、天津等100个以上主要城市开通业务,后续技术功能更新将陆续上线。
开创新时代:全球率先实现运营商间互联互通
当前消费者满足手机视频沟通需求,主要方式是选择使用流量的互联网OTT(Over The Top,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语音通话产品,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痛点。
一方面,互联网OTT语音产品使用普通数据来承载业务,语音通话感知无法保障,用户在OTT语音过程中,常常遇到通话断断续续、无法听到对方声音等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OTT语音产品占用较多无线资源,当用户负载过多时,通话体验会变得较差。
与互联网OTT语音产品相比,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联合推出的5G新通话,充分发挥广覆盖的5G网络优势,实现“更稳定、更便捷”的体验升级。据了解,“稳定”指的是通话质量稳定,且电话呼入不中断;“便捷”指的是手机终端原生,拨号盘即可拨打视频通话,无需下载APP和小程序,无需加好友。
所以可以说,两家运营商的5G新通话诞生,从“互联互通”、“网络能力”、“通信业务”三大维度开创新时代。
首先,开创互联互通的新时代。跨运营商的通话体验一直存在网间话务呼叫时延高、通信等待时间长等问题,但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基于双方共建共享的近70万座5G基站(截至2022年1月底数据),让用户的跨运营商通话难题得到极大改善。而且,双方共建共享的5G网络,实现了规模翻倍、覆盖翻倍、带宽翻倍、速率翻倍,能够带给用户更好视频通话体验。
据预计,到2022年底,双方可用5G基站数量将超过99万站。与此同时,两家运营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全行业跨运营商间异网漫游,在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更有力地扩大用户的5G网络使用范围,提升5G新通话体验。
其次,开创网络能力的新时代。5G新通话本身就具备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通话语音清晰度更高。以通信领域专业的MOS值(通信术语,用来衡量通信系统语音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例,两个人面对面谈话时音质原始清晰度为5分,2/3G的MOS值约为3.5分,4G的MOS值为4.1分,5G的MOS值可能达到4.8分;二是用户体验更流畅。5G新通话解决了以往在5G网络上的终端发起语音呼叫或有语音呼入时,终端会从5G切换到4G网络,存在网络速度下降、时延增加等问题;三是语音质量大提升。相较于4G语音业务VoLTE,5G新通话直接在5G网络建立语音承载,该项功能采用了EVS(增强语音服务)编码,具有更强的抗丢帧、抗延时、抗抖动和高保真能力。在语音质量上,5G新通话的超高清语音通话声音传输带宽由50Hz~7000Hz扩展到20Hz~14000Hz,这已经达到了高保真耳机的水平。在弱场环境下,超高清语音通话运用上行语音增强技术,能保障用户语音感知,无论是玩手游还是刷视频都不受影响,高质量语音通话和高速上网两不误。
与此同时,5G新通话扩展功能多,提供丰富交互能力。VoNR在语音通话界面不但能实现最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而且在通话过程中还可以实现AI语音识别(中英文实时翻译、适老化技术)等功能,此外还能提供5G视频客服、屏幕共享、远程协作、虚拟智人通话等特色功能,相当于在原先的通话界面,提供了丰富交互能力。
比如,基于5G新通话,机票运营企业可以在客服通话界面下根据用户需求推送航班信息与订购入口,帮助用户更直观快捷地选择并锁定机票。再如,景区运营企业可以在客服通话界面下推送景区介绍视频、订票窗口、服务入口等,及时促成景区购票、订酒店订餐等消费活动。
最后,开创通信业务的新时代。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通话功能作为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核心功能在不断完善演进。但4G诞生以来,互联网OTT语音产品的兴起却让运营商的手机语音通话日渐萎缩。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224亿元和1155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9%和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总占比9.4%,要知道,话音业务2012年时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处于半壁江山(51.2%)的地位。
5G新通话的出现,无疑给电信运营商话音业务近十年的颓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消费者不再只能使用运营商4G VoLTE视频通话,亦不用被互联网OTT语音产品的通话质量和体验所束缚。在未来,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给亲朋好友发起5G新通话,开启超低时延、超清画质、一键视频的通话新体验。
厚积薄发:给运营商话音业务带来新发展契机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携手推出的5G新通话产品,在打破跨运营商间的通话壁垒,给消费者打开通话体验新世界大门的同时,也引来了业界的不少疑问。
第一,双方能够联合推出5G新通话产品,是如何做到的?能否提供更优体验?
其实,双方早已经在布局该项业务。自2019年9月签署《5G网络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协议书》以来,双方共同解决了大带宽、高功率器件的研发、5G接入网超大规模组网和运营等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的商用网络。这些网络创新建设成绩,为5G新通话普及带来了深厚网络基础实力的保障。
首先,5G新通话因为加入了增强语音服务(EVS)新型编解码、超宽带(SWB)、全带(FB)音频带宽等技术,可以实现高品质音频(HD)和语音应用,在消费者最关心的语音通话质量体验上给到了前所未有的升级。
其次,OTT语音产品在弱网络环境下的体验一直被消费者诟病,可以说是“天下苦OTT产品久矣”,而5G新通话不用被网速束缚,无需下载APP,可以一键呼叫,也无需担心对方不在线无法回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双方是基于共建共享网络推出该产品,故而打破了运营商之间的壁垒。对运营商而言,有助于提升该产品的落地使用率;对消费者而言,极大丰富了使用体验;对业界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为后来者做了表率。
此前双方已在多地测试5G新通话功能,随着双方共建网络的规模增加和5G新通话技术日趋成熟,在5G新通话接通率、时延上有了明显优化,具备商用条件,才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近期,深圳电信宣布建立了首个5G新通话精品示范区;浙江电信宣布在杭州实现全国首个5G新通话规模商用……
第二,5G新通话上市后,除了对消费者和运营商自身业务价值大,对包括终端厂商、toB企业及整个行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对终端厂商而言,诸如华为、OPPO、小米、荣耀、vivo、realme、三星等品牌的主流手机已支持5G新通话,预计2021年10月以后上市发售的5G终端经升级后均支持5G新通话。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新推出的5G终端都将支持5G新通话服务。
对5G芯片厂商而言,全球几家主要芯片厂商相继公布已基于纯5G接入打通了5G新通话的语音和视频电话,为技术演进做好铺垫。例如,基于华为海思芯片的5G终端打通了全球首个5G新通话;高通和中兴通讯共同实现了5G新空口承载5G新通话;紫光展锐携手华为打通了5G SA网络下的5G新通话;爱立信与联发科成功完成了5G新通话互操作性测试。
此外,5G新通话还将对垂直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远程机器人控制、网真应用以及各种支持物联网的服务。畅想未来,消费者就能真正享受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高清视频效果。
意义重大:5G新通话或成用户社交领域的国之重器
发力云网融合,重视科技创新,坚持给用户有获得感的、创新的5G业务。此次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推出的5G新通话,实现互联互通,开创通话新时代,提供给消费者更高品质的数字生活。
从消费者角度看,5G新通话通过高科技手段,突破传统通信的界限,打造出一套智能通信生态系统,不仅实现了语音增值,还让数亿用户体验到新的数字通话体验以及便捷高效的5G新服务。从行业角度看,该产品将赋能千行百业转型,支持国家数字化发展,意义更加重大。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基于5G共建共享网络,联合打造5G业务,为通信行业树立了开放合作标杆,促进5G新通话生态发展。
展望未来,两家运营商表示,后续双方将联合行业共同推动5G新通话相关技术和现网能力完善,强强联手,加快新产品应用落地与行业合作,赋能千行百业,为消费者提供5G新体验。
我们也期望,国内三大运营商能回归其最擅长的业务运营领域,合力将5G消息、5G新通话等做大做强,应对来自行业外的重重挑战,让视频语音通话等业务焕发新机,成为用户社交领域的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