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为harmonyos |
分类: 科技 |
文/海峰看科技
一周前,苹果在开发者大会2021上发布了iOS、iPadOS、macOS、watchOS和TVOS五大系统的更新。因缺乏革命性升级和新功能,也没有带来容易引起话题的硬件,被不少网友吐槽十分乏味。在这场或许不值得让大家熬夜的大会上,还是体现出了苹果当前和未来的一些方向。许多网友说,在万物互联时代,似乎苹果在抄袭华为鸿蒙OS的功能。
到底如何?笔者总结了苹果更新系统的社交属性、跨设备协同、隐私和安全性、健康管理、智能家居。
第一,社交属性。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在线视频变得更加普及,苹果相信以在线的方式不仅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很好的隔离自己。例如,FaceTime在声音层面进行了优化,可以分离用户声音与背景杂音。当用户在用FaceTime与朋友视频时,还可以通过SharePlay与朋友分享屏幕。
第二,跨设备协同。苹果倾向于将不同硬件设备之间的内容、服务打通,提供多设备间的一致性体验。此次更新的“Universal Control”功能,用户可以同时连接三台设备,并将最右侧设备上的图片,直接拖到最左边的设备上,直接跨越中间的那块屏幕,“横跨三屏”的文件无缝传输。
第三,隐私和安全性。在其他服务领域,苹果今年主打的关键词是“隐私”,符合苹果一直以来塑造的有别于其他科技巨头的形象,即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笔者在升级到iOS15后,发现设置中多了一项“记录APP活动”,此项功能可以记录APP何时访问了位置或麦克风等数据。
第四,健康管理。按照苹果往年的惯例,本会在watchOS环节讲的健康,今年却单独拎了出来。iphone手机的内置传感器可以监控用户行为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并在用户跌倒风险更大时发出警告。“健康”应用程序可存储医疗记录,并与医生和家人共享数据。
第五,智能家居。虽然更新的诸多细节让人大呼贴心,但笔者注意到苹果想要力推HomePod mini的想法。正如演讲者在开头所说的那样,苹果的家居系统注重三大关键属性,分别是易于使用、协同运作和隐私保护。在HomePod已经停产的当下,HomePod mini势必要承担起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重任。
鸿蒙OS系统,实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6月2日,华为举行了鸿蒙发布会并宣布全面商用。鸿蒙OS已经拥有50多万的开发者,并且在近两年可能会突破200万。目前已经有100家硬件厂商、300多家APP服务商,参与到鸿蒙OS系统的生态建设。根据近期统计的鸿蒙OS生态合作伙伴部分名单,涉及我国主要的智能家居厂商等多个领域的主要企业。
众所周知,鸿蒙OS系统在分布式系统、万物互联等方面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尤其是华为鸿蒙OS系统可以直接将各个智能硬件连接到一起,直接通过智能手机或者是智能硬件产品,调用其他智能终端的“组件”,从而形成一个超级终端功能。
鸿蒙OS系统也可以让任何一个智能终端产品,脱离单独的硬件,以系统或者是服务的形式运行,这也意味着华为鸿蒙OS系统可以让每一个智能设备系统化,即便是不同品牌的设备之间也可以实现互联,打造属于国人的万物互联网络。
华为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用户因为有了鸿蒙系统,而对多场景多产品在习惯上逐渐“上瘾”。鸿蒙OS支持了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实现,一站式解决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慧出行、运动健康、影音娱乐5大生活场景。
可见,华为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控制中心,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给用户带来简洁、流畅、连续、安全可靠的全场景交互体验。
苹果HomeOS系统,低调布局,未来可期
2021年的上半年,真可谓手机厂商的神仙大战。无独有偶,就在华为鸿蒙OS系统发布以后,苹果方面也曝光了一款全新操作系统,它就是HomeOS。
苹果HomeOS并不是HomeKit那样的智能家居开放平台,而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未来苹果HomeOS将会出现在HomePod mini以及其他智能硬件平台上,弥补目前iOS、macOS的短板,可以让苹果直接通过HomeOS系统管理更多的智能设备。尽管发布会上没有HomeOS有些遗憾,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苹果对于智能家居的布局。
说到HomeKit大家可能会觉得些许陌生,其实它是苹果在2014年发布的智能家居平台,允许用户通过iPhone、iPad、Watch等设备控制灯光、室温和其他家居产品。2017年,苹果开始允许第三方品牌接入HomeKit,成功吸引数十个品牌和品类加入苹果的智能家居生态,已经成为了苹果的重要产品线。
所有设备可以没有限制、没有边界地相互连接,是我们对成熟智能家居体验的美好想象。只不过在当下,出于商业利益和技术选型等方面的考量,还没有一个能够兼容并连接所有智能家居产品的标准或协议。
苹果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5月11日,苹果携手包括谷歌、亚马逊在内的多家智能家居头部企业,共同成立连接标准联盟,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连接协议“Matter”。所谓Matter, 脱胎于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 (CHIP)项目,是连接标准联盟(原Zigbee联盟)开发的免版税连接标准。
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iOS 15将支持这一连接标准。一方面,在不远的未来,消费者将可以通过家庭App实时控制支持Homekit协议和支持Matter标准的智能家居产品。另一方面,Matter协议的引入,则体现出苹果为了“消除生态隔阂”作出的努力。
也许是苹果一贯地低调作风,让很多人并未察觉,业界和消费者往往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苹果的大动作上,但笔者觉得有几个细节不容放过。第一,从iCloud 开始,苹果就已经让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后来支持了智能家居,开放了HomeKit ,现在有一大堆物联网设备。第二,苹果从 iPhone X 引入了结构光,开始布局三维扫描,后来在iPad Pro 和 iPhone 12 上升级了三维扫描,做成了激光雷达扫描。
第三,苹果从 iPhone 11 开始在设备中搭载 U1 芯片却在发布会上只字未提,U1可以实现毫米级定位。第四,苹果在 A系列强大算力支持下,实现本地实时环境识别,现阶段应用在辅助功能的放大器中。通过这些细节,我们不难看出苹果布局未来的野心。就目前来看,苹果布局万物互联时代比其他任何一家科技功能都更具有前瞻性。
万物互联时代,众神斗法,谁成王者?
鸿蒙OS系统和HomeOS系统虽然目标都是万物互联,但二者有一定区别。鸿蒙OS是一款能够直接跨越所有硬件的通用操作系统,即便是第三方硬件产品,也可以通过OpenHarmony开放式标准的连接通信。
HomeOS是一款面向苹果特定智能硬件产品的操作系统,从未来市场发展前景来看,如果不考虑苹果在业内的影响力和华为目前的瓶颈,单从系统本身来讲,无疑鸿蒙OS更有胜算。因为鸿蒙OS系统拥有去中心的分布式架构,可以不依托任何特定的硬件产品,直接与第三方硬件协同工作。
最近笔者频频听到HomeOS对标鸿蒙系统这样的声音,提这个问题的人似乎遗忘了隔壁安卓阵营的小米。小米在智能生态领域布局较早可供选择的产品也多。根据小米集团2021年Q1财报显示,AloT平台连接的设备数多达3.51亿台,米家APP月活用户为4920万,小爱同学月活用户为9300万,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小米AloT平台的设备用户680万。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让万物互联的愿景成为可能。在万物互联的这片星辰大海中,苹果的优势在于提早布局、资本雄厚和市场占有率。华为常年对研发高达10%-15%的投入以及其自身拥有的5G技术成为了它的杀手锏。而小米拥有着丰富产品以及完整生态的庞大物联网体系,并且在成本和售价上也保持着相当的亲民印象。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万物互联这个市场的角逐将会十分精彩。笔者认为,一家独大并非好事,不同品牌相互之间形成的良性竞争,可以不断带来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更好的体验。当然,苹果、安卓、鸿蒙等不同系统之间,也正在形成各自相对封闭的生态,其实不利于消费者更换全场景生态产品品牌(撰文:wa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