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危害大,华为AI摄像机何以成“守护卫士”?

分类: 科技 |
文/黄海峰
几年前,四川遂宁一名女子用婴儿车推着不满周岁的女儿准备回家时,遭遇小区高楼一个从天而降的健身铁球,女儿被砸不幸死亡。今年8月,该案宣判:因未找到抛物者,事发地整栋住户均被判赔,每户人赔偿3000元。
如今城市高楼林立,住宅区高层屡有人肆意抛物,给小区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要知道,即使一个小小鸡蛋从高楼掉下,如果不幸砸到行人,也可能导致行人脑震荡或者内出血,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高空抛物一直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但与上述案例一样,高空抛物往往难以找到肇事者。靠人工盯着不现实,加强宣传效果有限。因此,一些小区选择安装对准高楼的摄像机,但对于那些小体积抛物也无法判断,不能及时警示。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先进科技手段,预警、追溯和遏制高空抛物的不良行为?如今,5G、AI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为防治高空抛物的AI摄像机铺平道路。我们看到,华为好望摄像机在北京北清木华小区、星河盛世小区多个小区高空抛物防止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空抛物顽疾为何难以根治?
70年代末期起,全国各大城市兴建了大量的高层住宅,但随之而来的高空抛物,如幽灵一般与高层社区形影不离。据高法研究室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8年间,全国法院受理的高空抛物案件多达1200多件,其中近三成造成人身损伤。
那是不是我国不重视高空抛物问题?当然不是,在法律层面就有严格的处罚。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曾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其中规定“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再比如,今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这些法律的出台,无疑是想对高空抛物者带来震慑。但这还不够,高频抛物问题依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小区物业很难追踪到肇事者,让一些人心存侥幸。如开头中的案件,无法确认抛物来自哪个层楼,所以整栋楼成了“被告”,共同承担责任。这对真正肇事者是一种放纵。
为震慑和追溯高空抛物者,一些小区想要安装多个摄像机,但一方面成本太高,也会遇到安装选点难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已安装对准高楼摄像机的小区,当发生高空抛物后,却很难从模糊视频定位楼层,而且视频数据量大,回查十分繁琐。
要知道,小区普通摄像机拍摄视频画质差,连瞬间发生的抛物都拍不清,怎能指望去定位抛物源头?更何况视频监控受到下雨天可见度低、夜晚太黑、被树木遮挡等因素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在高空抛物事件中,约99.9%的高空抛物行为没有造成伤害,并没有人去追究这些抛物的住户。这就让抛物者产生侥幸心理,为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埋下隐患。
当人们发现普通摄像机不行的时候,就开始希望部署专门的高空抛物摄像机方案,能拍得更清楚,还能很好识别。
但小区物业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许多市面上的方案或者名不副实,缺乏主动报警、智能监控等能力,或者环境适应力差,使用限制多;并且存在误报率高、对抛物难定位、高速下落的物体无法监测等缺陷,在监测高空抛物时表现不佳。
总结看,摄像机不够高清、不智能、成本高、维护难是这些高空抛物预警方案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因此市场期待一款更智能、高性价比、大品牌、可信赖的方案。
凭借AI摄像机,华为表现出色
近日,笔者注意到一则新闻报道,一款全新的针对高空抛物智能识别解决方案问世,性能强大。
比如对从居民楼30层到40层抛下的小烟盒,人眼很难分辨,但该方案可以从物体坠落就迅速“发现”、记录轨迹,轻松确定物体从哪个楼层抛下,并能立刻发出报警,帮助物业更好应对小区高空抛物难题。
据悉,该方案已进驻北清木华小区等多个小区,并获得用户的认可。该方案就是华为好望高空抛物智能预警解决方案,笔者发现其主要拥有如下三大“绝招”。
第一,拥有强大的AI摄像机,智能且便于部署运维。华为上述方案的核心能力是所采用的摄像机本身就具有AI能力,让各种算法模型可以直接在摄像机上部署,获得独家竞争力。
而且,该方案包括面向低楼层监控的华为好望D系列SIU摄像机,及面向中高楼层监控的好望D系列SIU的SDC摄像机,满足不同场景使用。这些摄像机能够为高空抛物算法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还可以24小时高清在线的视频拍摄,并可确保可视角度在100度以内无畸变。
据悉,该摄像机强大性能来自华为海思芯片加持。专业海思智能芯片具有低功耗架构设计,性能强劲,集成了新一代图像编码技术,图像清晰流畅。此外,该芯片端侧拥有1T算力,可支撑运行深度学习算法,带来不可思议的智能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好望高空抛物智能预警解决方案安装部署方便,维护成本低。对小区物业而言,新系统部署的成本、难易度都是关注焦点。该解决方案将第三方高空抛物智能检测算法(Boostiv)部署在相机端,无需服务器,大幅降低部署难度、维护成本。
第二,可以提供整套系统(G6s平台软件、NVR800、iClent S100、IVS1800),实现业务闭环。
摄像机获得大量视频数据,需要快速存储、处理、上报。华为好望摄像机+G6s平台实现统一管理高抛轨迹,可回查报警图片推送、产生报警轨迹视频;采用先进的NVR800统一存储;SDC+NVR800产生第三方算法告警,可上报到华为好望APP和S100,让用户可在移动端查看告警和图片。
当检测到高空抛物行为时,该方案闭环系统在监控画面中使用红色矩形框标记出抛掷物,并用红色标记抛掷物完整轨迹;在监控画面中叠加“高空抛物”等文字提示,同时进行声音报警,提示值班人员进行准确定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备受关注的识别精准度方面,该解决方案所提供的智能算法,基于华为摄像机高清能力,可不受天气、飞鸟、光照、夜晚等条件影响,更可对垃圾袋、纸团、矿泉水瓶、刀具、瓷器、锅碗、砖头等危险性物品进行精准监测。
第三,摄像机本身是SDC(软件定义摄像机),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熟悉华为安防产品的读者知道,华为在摄像机领域首创了软件定义摄像机理念,采用智能算法与硬件底座分离的设计理念,在硬件底座算力充足的情况,通过对摄像机前端算法的不断在线迭代与自主学习,让小区管理者实现一次硬件投资、全生命周期内算法可持续成长,通过方案的开放软件架构,获得持续创造商业价值。
在笔者看来,软件定义摄像机就类似智能手机,让华为高空抛物预警方案可以安装博思廷、深圳天感智能等第三方企业开发的算法“应用”,扩大摄像机使用场景。
比如通过软件升级,华为高空抛物预警方案还可以进行烟雾检测,及时预警火情等潜在风险,保障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小区安防管理者投资一次,获得巨大升级空间,未来扩展灵活度很高。
华为该方案具体部署情况如何?效果如何?据了解,该方案已经在青岛、北京、深圳、惠州等城市的社区部署,白天和夜间均能保证检测率≥95%,准确率≥90%;在较好的光照条件下,针对画面中目标物体大于4×4像素的可实现检测。
我们以北京北清木华小区启动的高空抛物改造项目为例,该小区前期采用某安防设备巨头的产品,但一直无法实现高空抛物预警功能。后续该小区了解到华为的高空抛物的方案,就对方案进行了现网部署测试,之后业主非常认可华为高空抛物的效果,在小区部署了3台华为相关摄像机。
展望未来:AI摄像机大有可为
通过对华为安防摄像机在高空抛物预警领域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安防摄像机领域的新锐力量,华为依靠强大的AI、软件定义等技术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安防摄像机市场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还对行业创新发展带来巨大促进作用。
在今年7月,华为主导首个软件定义摄像机国际标准诞生,推动软件定义摄像机普及发展。在2019年,国际分析师机构Frost &Sullivan授予华为软件定义摄像机“2019全球新产品创新奖”,以表彰华为在安防摄像机领域的突破创新和对安防产业智能化的贡献。其实在2018年,华为发布软件定义摄像机后,就入围2018安博会创新产品。
Frost & Sullivan数字媒体业务全球主管MukulKrishna此前表示:“华为的软件定义理念是具有前瞻性的,这样一个摄像机系统可以适配多种客户需求并有利于演进,在打造繁荣的生态系统的同时还可以在很长的生命周期内降低客户TCO。”
可见,华为在安防摄像机领域的努力,广受认可。面向未来,业界认为在园区、小区、工厂等园区安防摄像机领域,高清、智能的摄像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安防摄像机的出货量可达约5.5亿颗,2021年全球安防摄像机的出货量约为8亿颗。所谓水涨船高,站在发展趋势上的华为AI摄像机,未来将获得更好的发展。
而在中国,随着各个城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安防摄像机系统也逐步发展为涵盖监控、报警、大数据分析、云数据存储等方面的集成系统,AI摄像机将成为行业新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笔者看来,舍得在AI、5G、边缘计算、芯片等摄像机创新技术投入的华为,实现厚积薄发,必将成为安防摄像机领域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