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华为张平安:HMS生存动力是让开发者创新快速落地

分类: 科技 |
文/黄海峰
“华为只是想构建一个不依赖于其他人(主要指美国)的生态。”在近日举办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上,谈及HMS core生态,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部总裁张平安表示。此处谈及的HMS core,是华为移动服务,包括华为搜索、华为地图等,是介于操作系统和APP的中间套件。
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美国纳入实体名单。之后,华为在海外新上市的手机,就无法使用谷歌GMS(包括谷歌地图、谷歌搜索等)服务,导致很多海外用户选择放弃购买华为手机。
对此巨大挑战,华为迅速调集数千研发战士,在东莞开展“松湖会战”,打造自己的HMS服务。
据介绍,华为HMS服务发展迅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从14个Kit(工具,比如相机功能工具)增长到56个Kit,API(应用编程接口,是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数量更是从885个跃升至12981个,覆盖7大领域。今年6月,HMS Core再次升级到5.0版本,其功能已经超越GMS。
最关键的是,超过9.6万个应用已经集成HMS
Core服务。因此,张平安表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已经破土而出(另外两个是苹果生态和谷歌生态)。那么,华为HMS
Core生态是如何快速成长的,凭什么说是第三大?HMS
Core发展规划和方向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HMS Core迅速发展:体现华为的坚韧与创新力
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一次比一次猛烈,正当大家都担心华为是否会被击垮,是否会按下“暂停键”时,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鸿蒙2.0、HMS Core 5.0等一系列产品,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华为原来如此坚韧。
尤其是已经被广泛使用的HMS Core 5.0,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移动生态。其的研发历程充分体现出华为人的这种坚韧。
张平安介绍,华为人就是这样,越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越不服输。虽然华为自成立以来打了无数场“战争”,但刚结束的“松湖会战”却完全不同。因为,历史的长河中有太多投身生态建设的企业,最终铩羽而归。所以从一开始,大家没有把握能够取胜。
但华为经过前期动员,来自北京、南京、上海、武汉的华为员工聚首松山湖,数千研发战士开启了为期 300个日夜的集中会战。最终有了鸿蒙OS 2.0及HMS 5.0 。这场“战争”本身足以看出华为人的坚韧。
“我认为‘松湖会战’是华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挑战性的会战”张平安如此看待这场会战。
华为人并非盲目的坚韧,更不会打无把握的“战争”。据张平安介绍,华为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华为无惧无法使用谷歌GMS的挑战,敢于建设自有HMS生态的底气。要知道,要构建移动应用生态,吸引众多应用开发者入驻(尤其是头部APP入驻),并不容易。
在笔者看来,自身有四大优势:第一,有端侧优势,已经在全球拥有7亿用户(手机、平板等用户,2020年Q2,华为在手机等领域居全球第一),全球领先;第二,有技术优势,比如华为在通信网络技术5G上全球领先,在相机算法等领域也积累深厚;第三,有研发优势,华为拥有10万研发人员,可以迅速打造创新产品和平台;第四,有全球经营优势,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各地均有驻地员工,熟悉当地的移动应用发展情况。
正是基于华为在应用服务生态方面的优势和努力,HMS Core短短时间就迎来超过9.6万个应用的集成,华为海外版的应用商店AppGallery已成为全球Top3的应用商店,今年1-8月全球范围内累计分发应用2610亿次。
此外,当谈及华为HMS Core 5.0目前与谷歌GMS的对比的优劣时,张平安讲到:“目前华为HMS Core 5.0已经超越了GMS Core。”
这个超越是因为,华为背后不仅拥有从芯片团队、软件团队、OS团队、云团队到网络团队的系统化研发储备,更是因为华为做生态,是真心愿意把技术开放给开发者,未来HMS每一代都会有更多创新能力。
首提“根服务引擎”:一切为了开发者
华为对开发者的关爱似乎一直从未停歇过。比如,今年,华为第一次提出“根服务引擎”概念,包含搜索、支付、广告、地图等服务。
当被问及华为为何要提出这样一个全新概念时,张平安这样讲到:“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未来数字世界,我们认为今天提出的根服务内容都是将来开发者非常关心的,因为任何数字业务都需要这样的业务平台支撑。”
张平安这样看待“搜索”这个根服务引擎。比如数字世界需要数字化服务,未来的服务不可能是一个个的应用或者排好的货架,最终一定是需要搜索。所以在华为看来,搜索作为未来数字世界的服务一定是根服务平台。
谈及支付,张平安表示,任何应用开发者,最终希望他的服务能够被消费者认可,认可的最终形式一定是支付。所以支付平台对所有开发者最为关键。
而对广告服务,他表示广告功能则是开发者变现的主要渠道;地图目前主要用于导航,但华为有着更宏伟的规划,希望未来真正数字化整个物理世界,地图就显得格外关键。
我们可以看出,华为每一个根服务引擎的提出,都是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去思考,不仅是开发者现在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更替开发者研发出未来需要的能力。
谈及未来HMS的发展规划和方向,据张平安介绍,华为HMS未来发展的指导方向,就是站在开发者角度思考,怎么能加速开发者创新,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利他的思想,才有了华为不计成本的在全球建设的7个创新实验室。
“让开发者的创新思想,能够快速地在平台落地,这是我们HMS Core生存的动力,也是我们需求的源泉。”张平安强调。
并非要和谷歌竞争,不得不迎难而上
也许有人认为华为既然做了自己的移动生态,就不会再使用其他的生态,要挑战谷歌?对此,张平安表示,华为没有任何意愿与谷歌竞争,华为的出发点只是站在终端用户角度去思考该如何做。如果谷歌愿意给华为提供服务,华为仍然会用谷歌。
而且,我们注意到,谷歌其实并不想停止给华为提供GMS,而是迫于美国禁令。华为也明白这点,华为虽然在发力地图和搜索等服务,但目的并非要打造自己领先的APP,挑战其他APP厂商,而是解决不能用的问题,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极致体验。
比如在地图服务方面,张平安表示,华为不会因为自己有了地图服务,就不用别人的地图服务。因为这样做与华为的生态理念相违背。
张平安介绍,华为在地图服务方面希望做一个接口,开发者可以调用任何的Kit(工具)服务。比如开发者通过这个开放借口,可以自由调用TOMTOM、Here的地图服务(前提是这些地图商也愿意与华为合作)。华为的愿望是将自己的能力开放出来,与所有地图公司合作(包括谷歌地图)。
展望未来,华为HMS生态的构建不会一路坦途,仍然千辛万苦。比如欧洲少数头部APP厂商,目前在观望,甚至顾忌美国禁令(其实对欧洲厂商并没有影响),而选择不与华为合作。
但对华为而言,打造HMS生态已经不因为苦难就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全力以赴、必须快速构建。张平安的一句话,显示出华为面对挑战的态度:“战胜困难像爬山一样,刚开始山有点高,但爬完了就觉得山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