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5G、AI、云、大数据等科技力量,支撑疫情控防攻坚战的胜利?

文/黄海峰
2020年的春节,全国一些城市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冲击,尤其是武汉。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任务十分严峻。
我们看到,全国各行各业众志成城,积极抗击疫情。除了可敬的医疗工作者,信息通信行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一时间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些信息通信工作者如医疗工作者一样,在疫情面前“逆流而上”。
与2003年的“非典”时期不同,在5G、AI、千兆接入普及的今天,诸多ICT技术高效支撑了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一些地区的新技术应用,如5G远程会诊、大数据疫情防控服务支撑等,值得各地抗击疫情借鉴。
ICT行业正团结一切力量抗击疫情
大量的信息通信企业,如三大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厂商、手机厂商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防止疾病继续肆虐,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区知音湖武汉职工疗养院区域新建一所专门医院,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病床。对该区域的通信和IT网络,信息通信企业也需要迅速完善和建设。而且,全国大量的抗击疫情工作,需要信息通信行业的支持。
时间紧,任务重。在基础网络企业方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迅速组织工程师和施工队伍到现场,用短短数天时间建成了3G、4G、5G网络,建设了千兆网络覆盖,满足了火神山医院的通信的网络使用需求,支撑远程医疗远程会诊和指挥等工作。中国铁塔完成武汉火神山医院两处基站基础设施新建任务。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助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通全国新冠肺炎心理支持热线。
在产业链企业方面,华为组成特别保障组,并支持湖北运营商三天开通火神山医院5G,捐赠3000万元;中兴通讯助力湖北运营商在武汉部署通信网络;中国信科集团捐资1000万元以及供火神山医院使用的OTN和PTN通信设备;爱立信2天配合运营商在火神山医院开通4个基站;诺基亚贝尔助运营商开通火神山医院5G基站;联想向武汉应急医疗工程紧急援助所需所有IT设备;浪潮捐赠医疗防疫物资;360捐赠1500万元,提供医疗物资;OV捐赠3000万元;小米捐送口罩和温度计等物资;TCL向武汉捐赠现金1000万元及相关设备;紫光及旗下新华三继火神山医院后再向雷神山医院捐赠全套网络及安全设备;华云数据将为免费提供医院信息化建设相关超融合云一体机产品及服务……
为了增强抗击疫情工作效率和提升用户线上办业务服务,一些企业还提供便利的线上服务和免费各类服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云、腾讯等企业均提供了免费的视频会议服务。分享通信全免了其武汉用户拨打长途电话的费用。运营商积极引导客户网上办理电信业务,推出在线服务“不打烊”,方便广大客户足不出户办业务。
可见,ICT行业团结一心,通过各种措施保障和支持抗击疫情工作的开展。抗击疫情是所有人共同的使命,ICT企业不管是进行通信保障提供绿色通信服务还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不管是捐钱还是捐献物资,不管是提供一线人力支持还是基于自身能力协调资源支持,均值得点赞。
我们也注意到,网上有一些声音在批判ICT企业在这波疫情抗击中的个别做法。一些网友认为,ICT企业默默贡献即可,无需对外发声,有蹭热点之嫌。而一些网友对捐款情况进行排名,站在道德高度批判那些没有大量捐款的企业。当然,这种做法更不可取。
我们认为,这时候ICT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对疫情抗击工作如实公布,可以起到示范作用。ICT企业是否拿驰援武汉的事情,去开展宣传工作,只要真正帮助到人民群众,首先都是值得点赞的。当然,那些借疫情大肆宣传自身产品的ICT企业,还攻击其他默默奉献的企业,有添乱之嫌,就有些让人不齿了。
新技术有力支撑疫情防控
与2003年“非典”时期不同,如今我们已经从2G时代步入5G时代,从ADSL上网到百兆/千兆光纤宽带。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支撑了行业信息化、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成熟发展。这些5G、A(人工智能)、I(物联网)、C(云计算)、D(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应用在本次抗击疫情中有不错表现。
第一,5G和千兆宽带。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特性,业界可以开展除了语音以外的大量高清视频会议,提供沟通效率和效果。如上所述,湖北三大运营商均已建设开通火神山医院5G网络,5G将助力火神山医院实现超高速5G网络连接,实现高速数据上网、数据采集、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业务。
1月26日,基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5G双千兆网络,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功完成了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急重症患者的远程会诊。全省27家定点医院,通过会诊系统在线进行观摩学习。此举充分实现5G助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远程会诊。
第二,物联网。物联网家电产品方便使用和管理,可以更高效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肺炎病人的生活。海尔集团提供了除霾新风系统空调、消毒柜、电热水器、全自动洗衣机、冰箱等物联网家电。目前已经海尔集团已经将1500套医院亟需的物联网家电正在发往武汉相关医疗机构。海尔生物医疗紧急调配超低温冰箱、药品冷藏箱、血液低温操作台、生物安全柜等医疗设备,用于援助包括正在建设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在内的武汉医疗机构。
第三,云计算。云技术可以低成本、快速帮助抗疫相关单位建立完善的IT系统。1月27日消息,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抗击指挥中心——武汉市卫健委官方网站迁移至中国电信天翼云,确保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指挥信息畅通。中国电信火速实现向“火神山”医院交付云资源,为HIS、PACS等核心系统部署提供计算与存储能力,并扎实做好内网区、互联网区及运维区安全防护。
第四,人工智能。针对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一系列抗击疫情工作,需要算法、算力的有效支持。百度将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配套亿级计算资源,助力疾控机构、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进行研发提速。
随着疫情的变化,医院、火车站、机场、学校等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均增加监测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耗时耗力。而采用AI测温仪的智慧体温疫情监控测量预警系统,既安全可靠,减少了监测人员的感染风险,又解决了传统体温检测人工成本大,测量效率低,预警响应慢,系统分析弱,全局掌控难等弊端。
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国家工程实验室(珠海)创新中心与新疆爱华盈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研发的智慧体温疫情监控测量系统,已在武汉市相关场所投入使用。该系统测量体温精准度为2米1秒测体温、误差小于0.5度,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系统于一身,助力疫情监控。
第五,大数据。疫情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疫情相关人群动向”。在春节期间,随着人群的大规模流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加大。这时,疫情的防控监测尤为重要。通信运营商基于手机信号的漫游数据,再结合号码实名制的身份信息,理论上可以对疫区漫出人员进行追踪和监测,帮助政府有关部门防控疫情传播。
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指出,运用大数据分析,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精准施策,迫在眉睫。
运营商已经根据需求在行动。如天翼云紧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为相关部门提供疫情防控所需的监测数据。
各方团结一致的行动,说明信息通信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希望在包括通信信息行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借助科技等力量,尽快、尽早战胜疫情。经历过“非典”等疫情的我们,也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