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共创金融科技新时代

分类: 科技 |
文/黄海峰
11月25日至26日,2019年深交所技术大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技引领·构建行业数字化新生态”。笔者注意到本次大会还包含了金融大数据论坛、金融安全论坛、金融AI论坛等分论坛,可谓干货满满。大会更是吸引了国内证券、基金、银行、期货、保险公司及高校、高科技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专家,部分境外交易所及相关证券市场机构的技术负责人等参会。
本次大会上一个亮点是,深交所与华为展示了多项联合创新成果,包括深交所自研高速低延时消息中间件在鲲鹏生态上的适用性验证、基于TaiShan服务器的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在交易监管场景下的服务能力验证等等。这些展示充分显示了,在5G时代,基于鲲鹏和昇腾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正为金融行业提供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底座”。
笔者发现,近年来,深交所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数据信息为纽带,把技术发展升级与服务模式创新作为重点任务,全面推动交易、监察、监管、信息服务、业务运营等新一代应用平台建设,提升业务处理和市场服务的自动化、便捷化、智能化、国际化水平,实现交易所数字化的升级发展。
华为作为深交所数字化生态中的重要合作伙伴,携手深交所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聚焦为证券行业建设一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助力打造丰富的数字化监管手段,推动证券行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证券行业的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能力的创新。华为在证券行业深耕多年,目前已联合众多行业合作伙伴打造了包含面向证券交易场景的分布式低时延核心系统解决方案、面向交易监察及经营分析场景的金融融合数据湖解决方案等,满足证券交易极速、高可靠需求的同时支撑海量行情实时分析、保障市场交易合规,帮助证券客户打造分布式基础架构及数据融合分析能力,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华为正战略投入“鲲鹏+昇腾”,为金融科技提供新算力:并与伙伴打造金融级安全可靠、性能领先的基础软件;借助云网协同、AI使能,驱动金融体验创新。
华为公司副总裁、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在题为《拥抱创新·打造智慧金融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联接+计算”已成为数字化智能社会双引擎,华为对行业数字转型有着深入理解,将与伙伴共同打造新金融的智慧底座,共创金融科技新时代。
那么,华为与金融行业基于鲲鹏生态擦出了什么火花?双方的实践又给金融行业哪些启示?
智慧金融来临:联合创新成果亮相
2017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深交所建设运营的证券期货业金融科技研究发展中心(深圳)(以下简称“金融科技中心”)正式成立,为金融行业应对数字化浪潮提供指引,并聚焦金融科技创新发展。2019年8月,在金融科技中心2019年中期研讨会上,深交所与华为共同签署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
在笔者看来,深交所与华为的合作对金融行业影响巨大。深交所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和核心机构,对金融行业需求及痛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华为则在技术领域有着强大的积累。
两者合作将让华为更清楚技术创新的方向在哪,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让深交所更好的解决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所遇到的痛点。这样创新出的研发成果,必将符合行业需求,从而能够快速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我们看到在大会期间,深交所与华为本次展示的阶段性成果包含两方面:在技术平台方面,基于鲲鹏生态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具备满足证券行业安全、可靠、高效的系统平台要求的能力;在应用生态方面,鲲鹏生态也初步证明具备支撑证券核心交易、交易监管、大数据处理和互联网应用等多个场景的能力。
据悉,下一阶段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将继续聚焦鲲鹏生态的服务能力验证,以及鲲鹏生态在证券行业主要应用场景的适用性验证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将针对包括交易、监管、风控、运营等业务场景面向行业提供标准化的测试验证平台,把联创取得的成果在行业内进行推广应用。联创实验室会持续依托鲲鹏生态助力证券行业升级发展。
优势显著:鲲鹏生态可带来巨大价值
笔者注意到,本次大会所展示及研讨的内容都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目的就是为金融行业开启智慧化道路。
对此,张文林在大会上表示,“联接+计算”已成为数字化智能社会双引擎。这其实不难理解,随着智慧社会的发展,联接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发生,联接必然产生数据,想要让这些数据变得有价值,计算能力是必然需求。
“5G与金融的融合,将会推动金融服务体验升级和业务创新。”张文林同时指出,5G技术的低时延、高带宽的特性,将大大缩减交易周期和交易延迟,为金融行业带来全新的智慧金融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成为新的生产力,人工智能使能生产工具全面升级。
“科技能力已成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能力之一;5G、云计算、AI等新技术在智慧金融时代,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更大的创新能力。”张文林表示。
既然“联接+计算”是数字化转型的双引擎,打造智慧金融的关键自然是联接与算力。华为在该领域是否具有优势呢?
首先,华为一直聚焦计算领域。早在2004年,华为就投资研发了第一颗嵌入式处理芯片。经过15年的发展,华为目前投入超过2万名工程师,形成了“鲲鹏+昇腾”两大基础芯片族。
华为是业界唯一同时拥有计算架构中“CPU、NPU、存储控制、网络互连、智能管理”5大关键芯片的厂商。2019年全联接大会,华为宣布了在打造的“一云两翼双引擎”的计算产业布局,给产业巨大信心。
其次,鲲鹏展翅,昇腾万里。在计算领域,华为所构建的“鲲鹏+昇腾”多样算力体系,让计算不再是稀缺资源,打破了计算领域长久已来的壁垒。
据悉,鲲鹏系列芯片主要面向服务器和PC机领域。其中,鲲鹏920作为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芯片,性能比业界主流处理器提高了25%。同时,鲲鹏920将CPU、桥片、网络和磁盘控制器融为一体,成为业界集成度最高的处理器。
昇腾系列芯片聚焦于训练和推理。华为既有用于训练的昇腾910,可以在云端提供最快的训练云服务,又有用于推理的昇腾310,可以在边缘计算侧提供推理服务。
此外,华为提供的存储控制器芯片让SSD盘寿命提高20%;智能网卡芯片能够支持云化和低时延场景;智能管理芯片是大型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的基础。
最后,华为努力构建开放计算生态。2015年,华为首次发布了沃土计划,已经发展了130多万开发者和14000多家ISV。在2019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表示将升级沃土计划,未来五年内继续投入15亿美元,使开发者的规模扩大到500万人。
积极实践:金融领域应用初具规模
在本次大会上,深交所与华为的方案展示引起了业界关注。但也有人会疑惑,华为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上,有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答案是肯定的。据悉,华为研发推出的四大关键IT基础设施组件(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分布式存储、低时延网络交换机和分布式数据库),已经在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和国信证券等证券公司的分布式交易系统和实时风控系统中投产上线。实践证明,已经使用的这些组件能够支撑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另外,华为的鲲鹏高端存储已经在金融核心业务领域规模商用。比如,华为OceanStor高端存储为银行提供可靠存储底座。在SPC权威测评2000万IOPS,0.1ms稳定延时,超越同类产品2倍性能。
华为提供的业内独有的鲲鹏多核算力,及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并行处理能力,实现分布式批量处理时间缩短20%。
此外,华为存储不仅连续3年被Gartner定义为领导者厂商,更是占据中国市场销量第一。在银行应用中,华为存储在与人行、工农中建为代表的中国Top 12银行及保险的合作中,已广泛应用于账务、信用卡、联机交易等核心业务,完全具备承载金融核心业务与数据的能力。
在数据库领域,华为产品已经部署超3万套。今年9月,GaussDB交易型数据库在金融行业分布式数据库测评中,取得16节点性能超过千万级tpmC的业界领先成绩。
在华为与招行的合作中,GaussDB交易型数据库故障恢复指标小于10s,比主流商业数据库故障恢复时间缩短2/3。该数据库凑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规模商用于工商银行、中原银行等银行、保险、证券客户。
在云网协同方面,银联与华为合作全栈华为云鲲鹏云服务,支撑亿级商户连接及云闪付业务,提升快捷支付体验。
结语:立足“鲲鹏+昇腾”,做最好的数字金融底座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帮助金融行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强大的计算力是基础,性能良好的联接是桥梁。
华为一直聚焦计算领域,形成了“一云两翼双引擎”战略布局,依靠“鲲鹏+昇腾”的多样算力体系,将为金融行业打造坚实的数字化转型基石。此外,华为所努力构建的开放生态系统,也将为其在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增添活力。
在笔者看来,深交所与华为联合创新展示,表明了“鲲鹏+昇腾”就是华为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的树根,而行业应用及开发者就是树干上的枝叶。只有强大的根系,才能支撑起智慧金融美好未来。
面向未来,华为也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投入计划,给金融产业巨大信心。如张文林所说,华为的战略始终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将持续坚定投入鲲鹏和昇腾的研发,与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共赢,共同打造新金融的智慧底座,共创金融科技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