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阳楼记的真与伪

(2009-03-03 15:09:43)
标签:

书法

《岳阳楼记》

赝品

滕子京

分类: 我的镜头

    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他便请来老同学当时的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重修《岳阳楼记》.斯文一出,广为传诵,虽只有寥寥369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是匠心独具,堪称绝笔.尤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

  

  楼内,正中是《岳阳楼记》,对面是那幅著名的长联,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散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副楹联是清朝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由云南省罗平县文人窦序撰文,湖南省道县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雕刻的。楹联共102字,上联写史,杜、范、滕、吕四个人,分别是为诗、儒、吏、仙。下联写地理环境,南、北、西、东四方分别成潴、流、峙、镇。作者采用暗接的笔法,使全联实写的人文地理内容,件件有呼应。    

     我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古人的书法真是太厉害了!张昭用的是四种笔体写的这《岳阳楼记》,可你却分不出界限,只觉得是酣畅淋漓,浑然一体.可导游介绍这挂着的十二块书法是赝品,而真迹在二楼,由十二块紫檀木组成。原来清代后期有一位岳阳知府,想要把这幅一字千金的书法佳作据为己有,暗中使人花了十几个月,临摩了一幅,来了一个偷梁换柱。可是在离任时船在洞庭湖上遭风浪而倾覆,而紫檀木比重大,入水则沉,后由渔人打捞上来,被一个秀才以一百二十两白银收购,历经辗转重归于岳阳楼,于是真伪并存。细观全文,前为正楷,庄重典雅,后为行楷,洒脱飘逸。可以想见张照手书之时,起初甚为郑重,后写至洞庭风光时,越写越舒展,越写越出神,前后比照,生气淋漓,确为妙品!

  我楼上楼下的跑了好几趟,终于看出赝品确实有不如之处.但是这样的手笔也决非等闲之辈所能企及.真迹固然弥足珍贵,应该身价不菲.可我想就凭着这年代的久远和传奇色彩,就是赝品也得值上几许银两!

     难怪哟那些赝品有时在专家面前也难辨真伪!历史在我的胸中流淌......淌。。。。。。岳阳楼记的真与伪

 

上为赝品

 

 

 

下为真迹

岳阳楼记的真与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