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w690/001ndrffgy6KmBUe7fcba&690【转】" TITLE="和田玉的根——石浆 【转】" />
宋世义之作
当我们了解了和田玉的形成后不难看出,玉石的周围是多种矿物质,有白云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在地址裂变的过程中其温度是玉石和石浆共同形成的重要过程,我曾经去过几个产玉石的矿脉实地考察,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一层石灰岩一层大理岩一层白云岩最后才能看矿脉,从山料上看,石浆包着玉,玉石围着石浆,要不就是玉石中穿浆,石浆中包玉,和田玉的石浆就如人体中的血管,通遍全身,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不离的根本,所以,才会有历史成语琼浆美玉之说。
从广义上讲,(浆)应该是指脏东西,比如说有“窜白浆”“窜黑浆”的说法。但是也有人习惯用“浆”来特指白浆,而将黑色的杂质叫”窜黑点”。这个”窜”字用的很形象,充分表达了浆点的活跃性!如同我们的血液在全身游荡,一旦破裂,四周喷溅。
“浆”如果从理论上挖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矿物组成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往往能判断料子的好坏。比如常说的”边浆出好肉”,其实是指玉石成矿时,中酸性侵入岩(含铁)向白云石大理岩(不含铁)不断侵入,靠近侵入岩处含铁高,容易产生青玉;靠近白云石大理岩处铁含量很少,出白玉,而且细腻。这里的“边浆”,一般是玉体侧的白云石大理岩部分。
另外,一些原生的“浆”还有过滤作用,在侵入岩侵入时,可以过滤掉对玉石品质起坏作用的杂质,比如很多老矿山料玉石交界处有一种松软的浆。
由于浆点在一般情况下会极大地影响雕刻效果,所以在挑选料子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买到里面有僵点的料子。但是也不绝对,有一个著名的作品“风雪夜归人”,就把僵点巧用为雪花,非常有感觉!但是这仅仅是特例啊!建议大家不要因此而“喜欢”浆点,巧用料子需要一定的天赋的。
http://s3/mw690/001ndrffgy6KmEAUk1ka2&690【转】" TITLE="和田玉的根——石浆 【转】" />
《风雪夜归人》
http://s15/mw690/001ndrffgy6KmCRMDoy1e&690【转】" TITLE="和田玉的根——石浆 【转】" />
苏然之作
http://s11/mw690/001ndrffgy6KmCvHXRM4a&690【转】" TITLE="和田玉的根——石浆 【转】" />
姜文斌之作
纵观大师的作品和老道的和田玉石各路玩家心得,得出的结论就是琼浆出美玉,一般在石浆周边的玉质都是非常细腻,脂份很高的优质和田玉石,无论什么色泽,都是比较顶级的和田玉,现在很多大师的优秀作品不是巧用石浆就是切除了石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大师对分布均匀的穿浆,有规则的穿浆更是独有情钟,在最大限度不破坏原石的前提下创作出了不朽的艺术作品,完美的保护了和田玉石的自然属性,同时因为石浆在原石生长的部位千奇百怪,更激发了大师们创作的灵感,是大师创造了和田玉石的神话还是和田美玉石成就了大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接触玉石,我们所要审视一块和田玉石的美玉质色皮,石浆,折裂,在一块石头中所占的比列到底是多少才能够得上是美呢?可能仁者见仁了,本人认为,二八,三七,四六五五均可,但比较能体现和田玉美的因该是三七之比,即三分皮七分质,三分浆七分肉,如果浆皮占三分质有七分,那就是比较经典的和田玉原石了!这种料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原文地址:http://www.xkyn.com/article/qq-35470025-1378091409.htm,(有删减)诚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