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内容本身可以获利(阿里阅读胡晓东·第9位客人)
(2015-01-24 17:54:56)
标签:
新媒体 |
范言直谏会客厅迎来第9位客人:胡晓东
胡晓东,1975年生。在范言直谏还只是互联网菜鸟用户的时候,他已经是当年颇有名气的东方快车翻译软件、硅谷动力的高管或创业者。后来,他担任联想全球配件产品负责人,颇有业绩。
他和阅读这事情结缘,始于2011年加入多看,成为多看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多看成为中国移动阅读领域的黑马,胡晓东功不可没。
后来,他加入阿里巴巴,成为阿里巴巴数字阅读事业部总经理。“让用户有好内容看,让生产好内容的赚到钱”,这是他目前的棋路所指,这是一盘出版界前所未有的大棋。在胡晓东和范言直谏今天的对话里,棋谱已现,正在逐次落子。
1.范言直谏:在你眼里,新媒体时代的最本质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时代活下来、活得好?
胡晓东:新媒体的本质特点不在形式,而是在其内容是否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变迁。简言之,在内容本身上,需要“说真话、说人话、接地气、有干货”,在运营方式上,需要按照移动互联网的客观规律去考虑问题,建立“话题、兴趣、分众、聚合”的良性循环。
在内容特征方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位叫沃尔特·翁的耶稣会神父、文化历史学家曾经断言:电子时代将造就新的文化的特征——口语文化的复兴。当我们面对“口语文化”时,不能以传统的书面文字概念去套用它,就好像我们不能用马的蹄子去形容车轮一样。
翁神父在50年前的这一预言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文字已经由书本变为社交网络,文字的意义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变迁,从而导致思维的变化。人们更乐于接受平等而人性化的文字,就好像聊天一样轻松而娓娓道来;人们希望写作者的面貌越清晰越好,而不是板着脸说:“我是来教育你的”;人们更愿意交流与表达,而不是被动的接收;人们快速地关注话题、追逐话题、遗忘话题;人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并找到兴趣的归属地。
而对于运营方式而言,互联网改变了阅读单一的文化传输属性,而是同时具备了工具、媒体与社区三个属性,更有趣的是,这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媒体的核心就是基于兴趣的“分众”,同时再基于社区形态将它“聚合”在一起,通过工具的“有用性”提高其粘性。那么,它的收益从何而来?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注意到,人群越细
分,商业价值就会越大,因为内容在需要它的人看来是宝贝,不需要的人则是垃圾。当“差异化”的产品做到一
定的细腻度,“分众”到达一定颗粒度的时候,内容产品本身就可以直接获利,更不要说贴加的广告收益了.
做媒体的,最要命的思维有两个,一个是“喉舌”思维,一个是“纸”思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创意产业属性。在传播手段极大丰富的今天,媒体只有回归内容本身、回归用户需求、回归社区属性才有发展的机会。
2.范言直谏:你(或者你投资的项目)出品过的最让你满意的、最接近于“极品”的新媒体产品是什么?它的玩法有何独特的高明之处?
胡晓东:正在做,我想创造这样一个系统,它能够从人们阅读行为中的全链条需求,从信息获取到知识学习是打通的,从形式上讲把碎片阅读与完整阅读结合在一起,而从碎片到完整可以建立一种标准与机制;我希望内容本
身是有“信用”的,从而避免自媒体活跃有余,准确不足的毛病;我希望打破内容贩售的方式,通过交叉补贴形成新的商业闭环。总之就干两个事,让用户有好内容看,让生产好内容的赚到钱。为此我准备了一年多,现在淘宝阅读即将推出的新版本有点样子了。
3.范言直谏:放眼国内整个行业,由别人出品的、你最欣赏的、最接近于“极品”的新媒体产品是什么?你觉得它有何独特的高明之处?
胡晓东:还没有。
4.范言直谏:能否用3句话,说说如何做好新媒体产品?(或者说:你给新媒体产品经理的3条忠告?)
胡晓东:口语文化——说真话、说人话、接地气、有干货,人只有对人有忠诚度
利基市场: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得不到,多做些减法
做个唯心主义者,须知一切都是来自用户的“感知”!无感知,不存在
5.范言直谏:对于传统行业(实业、金融业)的人,他们在新媒体时代受到很大挑战,你有何建议?
胡晓东:想想在你的领域,用户的需求有没有被充分满足,有没有不利于公平与效率的地方,你能不能去改变。你其实不需要懂技术,懂用户就好,问题在于:你一定要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今天的用户和昨天有没有分别?传统与新兴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用户需求的认知是在昨天还是今天。当你理解了今天的用户,为他们解决问题的
时候,你就不再是“传统人”。
6.范言直谏:虽然很多指标、KPI已经淘汰,但是,如果一定要说出两三个衡量新媒体产品的、可量化的指标,你认为是什么?为什么?(此题不能回答“用户体验”等非量化答案)
胡晓东:无论是APP还是网站,甚至是纸媒,用户的日活跃度、留存度、日使用时长都是关键指标。日活跃度体现了你产品的“有用性”、留存度体现了用户对你的“忠诚度”、日使用时长显示了你在用户工作生活中的“依
赖性”。
7.范言直谏:万事开头难。新媒体产品如何找到它的前1000个用户?
胡晓东:在社交网络时代,为一个用户提供超乎期望的服务,让他成为你的粉丝,就能带来100个。如果你真能
让1000个人超乎期望,极大地满意,那十万用户不是太难的事。
8.范言直谏:关于新媒体产品的推广,你认为最有效的(或者性价比最高的)推广手段是什么?(这一题不能回答:好产品会说话)
胡晓东:初期无非是靠内容带、靠名人带、靠激励带,但最终还是要靠交互带。
9.范言直谏:很多新媒体产品仍然未能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假设它们已经有了一些用户、运营了较长时间,你对他们解决商业模式问题,有何建议?(这一题不能回答:有了用户商业模式自然会出现)
胡晓东:商业模式不能单靠新媒体自己完成,需要平台与社会生态系统发挥作用,好在目前各大企业都在做这样
的事,我觉得新媒体产品可以等等,不要因为急着赚钱而丢掉用户,因为在社会的新生态系统建成以前,现在挣的那点钱也就是针头线脑。
10.范言直谏:回顾往事,你本人在新媒体产品的创建、运营、投资的历史上,印象最深刻的失误(或者说遗憾)是什么?
胡晓东:我不想说,看未来吧。
本文2014年10月23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范言直谏”。
范言直谏——新媒体的参谋长。
新书《新媒体十讲》即将众筹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