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住宅价格近年上升了不少,虽有缓慢下来甚至回调迹象,但数年前买入的依然享有甚裕之回报,且有学者认为近十年之升幅史无前例。然而,就纯以美国住宅呎价计算,不同区份不同城市之间可存在差天共地之分别,有些呎价可低至数十美元一平方呎,贵的则可遇千美元或以上,或许也反影着贫富距离程度。
无论如何,今期与读者介绍以下网页,主要转载一些不同美国城市之住宅呎价分布图,且用颜色代表呎价之高低,一目了然,某城市之相较贵区和相较平宜之区可容易看出:
简单而言,一千美元或以上之呎价用火红色代表,数十美元一呎的淡蓝或淡紫色,中间的则由橙色、绿色及深蓝色表达,笔者尝试将网页里之城市大约分类,以下是初步结果:
(一)
火红城市(市场) = 夕谷(Silicon
Valley),且一枝独秀。骤眼看,最平宜之区份便要黄色(约四百美元一呎左右),经橙色(约六百美元一呎)增至最贵之红色(千美元一呎或更高)。基本上绿色的(约四百元一呎或以下)及蓝色的(二百五十美元一呎左右)均不见,呎价分布图一遍橙红色。
(二)
橙色城市 =
有旧金山、洛杉矶、迈亚美和纽约市等。这些市场有着不少橙色及红色贵价区,但同时亦有着一些绿色及蓝色的相较平宜区份,比较夕谷中和。
(三)
黄绿城市 =
不是广东话中之黄绿,只是指呎价分布而已,代表市场有波士顿、西雅图等。相比橙色城市,这些市场虽有不少橙色之贵价区,但绿蓝区份也不少,整体算是均衡。
(四)
绿蓝色城市 =
代表有首都华盛顿、凤凰城、芝加哥等。不是这些市场没有橙红色的区份,只是比例上占少,而有着较多之绿蓝区份,看上去像绿州多于火红一遍。
(五)
蓝紫色城市 = 有候斯顿、达拉斯、砵兰城等。其比以上各类城市,这些橙红色地带不多,甚至没有,但一遍蓝色、淡蓝色及紫色,部份地区呎价一百美元不到。
要注意上述各颜色只代表呎价之高低,并非涉及其住宅市段是否兴旺,多少交易量或价格趋势。再者,没有多大橙红色之城市也不表示其没有贵区或高级住宅,只是这些高级住宅之价格于橙红城市里只可换取普通平房而已。据此,可有以下推论:
(甲)
由橙红区份搬迁至黄绿或更较平宜区份 =
无论这是在同一城市内迁移或是索性搬往另一城市居住。原因很简单,不少美国家庭没有多大现金储蓄,退休时须变卖资产,包括其家居。倘若要保持一定水平生活质素,迁往较平宜房子可能是必须。
(乙)
部份较贵区份可能遇上价格压力 =
是否变成普及现象有赖各地方之人口结构、财富分布、房屋供应需求等,但相信一些区域可见一些价格调整现象。
美国给人之印象是经济大国,人均生产三万多美元,生活指数不低,房屋也可以很贵。然而,有些地方数万美元买房也有交易(曾有报导说某些穷困小镇数千美元亦有得倾),一两万元也有土地可购买,真是丰俭由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