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本钱”的来路大不相同。洛克菲勒的本钱,来自父亲的高利贷,松下幸之助的本钱,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生活费;布林和佩奇的本钱,来自风险投资;巴菲特从给亲戚打理一下账户到拿到第一笔委托理财资金,靠的是信任;而戴尔的第一笔本钱,严格来说,只是他的那把螺丝刀而已。
范卫锋以为,我们中国人特别看重“本钱”,本钱本钱,有“本”才有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有本,便称英雄也枉然。不过,本钱的来路,复杂得很。刘备的本钱靠做军火生意(贩马)的商人赞助,胡雪岩靠官府关系挪用公款;而帮郭台铭起家的民间融资——标会,在很多地方却沦为骗局。
1858年4月1日,后来成为“资本家中的资本家”的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的同学——28岁的莫利斯"克拉克,在美国克利夫兰临河大街32号,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年仅18岁的洛克菲勒,成了一家拥有4000元资本的贸易代理行合伙人。
洛克菲勒和克拉克最初的投资是:每人投资2000美元。洛克菲勒自己打工3年,存下了800美元(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在他四处找钱时,他的父亲,游手好闲、胆大妄为、机智狡狯的比尔"洛克菲勒,说他一直想等到每个孩子21岁时给他1000块钱,现在决定提前给约翰"D"洛克菲勒。按比尔"洛克菲勒的一贯作法,这笔钱要收10%的利息,高于当时的市面利率。
1917年6月20日,日本大阪电灯公司的工人松下幸之助,在业余时间改进了电灯插座设计,但被上司置之不理,决定辞职。松下幸之助以不到100日元的存款,和4位助手开始创业。这笔资金包括:他的20日元个人储蓄、33.2日元离职金、大阪电灯公司每个月从他薪水扣除下来、转入公司储蓄计划的42日元。
在那间面积仅为12平方米、兼作“厂房”和宿舍的松下“工厂”里工作的,一位是他的妻子梅野、另一位是14岁的小舅子井植岁男(后来创立了三洋公司),还有两位是他的旧同事。
布林和佩奇开发出Backrub技术后,曾经想把它卖给大网站,不过,他们的遭遇,和推销新电灯插座设计的松下幸之助差不多。但他们的发明却在斯坦福大学不胫而走,他们提供的搜索服务很走俏。1998年,在和安迪"贝托尔希姆面谈15分钟之后,拿到了10万美元的投资,GOOGLE诞生了。1999年,他们又拿到了几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胡雪岩》的作者高阳本人喜欢说,“历史,除了人名地名以外,都是假的;小说除了人名地名以外,都是真的。”所以,不妨根据高阳写的《胡雪岩》,来看“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本钱来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