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禅院,圆觉道场

标签:
龙兴寺碑赋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http://s10/mw690/001ndoHsgy6JIj8nOBjb9&690
甲午年戊辰月甲子日,余应邀相参西蜀彭州龙兴寺第三十八代素全方丈晋位仪典,叹龙兴寺院之宏规,慨七佛禅林之胜状,遂以记之。
自古益郡称天府,农桑纴绩,啟民化度,远迈蚕丛鱼凫,比及秦邑汉牧。金盆之区矣,膏腴之土!—望北山,丹景玉垒导流,水石清华含素;看西麓,群峰危恋争拱,龙门飞崖奇突。涣涣兮湔江回澜缀澄映,巍巍乎梵塔凌空持霞金。繁田锦地矣,嘉亨胜概!有七佛圣地,十方丛林,号西川一典,曰“龙兴禅院”者也。朱宫碧宇崇丽而宏现,岑楼云殿崔嵬而绝顶。—金钟琅响,偈诵之声远闻于野;法鼓和鸣,禅观之理潜游于心。三十八列代方丈递相凈业,一千七百年盛誉流播蜀岷。兹佛图精舍,曾有几时矣,处士山积,名贤川流。每有素孚众望之大宿弘法讲帷,洞人伦之灵性,极玄理之奥区,振振才辞承聆训,泠然旨远传希音。
http://s3/mw690/001ndoHsgy6JIhOhs2K12&690
万事悠悠,星辰轨轨,四时各有其象,天地各具其威。世间功利本为空,沧桑何曾洗是非。三武一宗[1],会昌法难[2],斤斧之声曾几度兴起,寂寥祇园又几度衰微,叹可叹名号辟易数改,慨可慨楼台凌迟数回。一时乎,居者不乐其居,乐者不居其乐。眉州太常博士[3],讥居而不乐之言不由行,叹保聪[4]布衣蔬食而治,慨平润[5]述圆觉了义有奇,遂以圆觉禅院为纪。古之人有言,君子讷言而敏行,明达以超凡。夫天下时贤,圆通觉轮,博观约辞,博约以圆觉世界;11敏洽见性,宽隐窄显,宽窄皆敏见十方。四海周流,随因随及,小微乎于无形,大参乎于天宇,万物有所适可,亦有所不可,禅林净地自当自适也。善也哉,龙兴之妙矣,圆觉道场!
http://s11/mw690/001ndoHsgy6JIi25YiSba&690
[1] 三武一宗,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意指历史上的四次灭佛事件,合称为“三武一宗111之厄”。
[2] 会昌法难,指唐武宗在会昌年间(公元845年)的一次废佛运动。唐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111免除赋役,佛教寺院过分扩张,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1唐武宗崇信道教,排斥佛教,于会昌年在道士赵归真111的鼓动下,下令清查佛教寺院,迫害众多僧侣人士。
[3] 太常博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职,1司“引导乘舆,撰定五礼仪注,议定王公大臣谥法,国有疑事则备111咨询”等职。眉州太常博士,即苏洵。
[4] 保聪,北宋时主持龙兴寺的和尚。
[5] 平润,北宋时龙兴寺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