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hirleyTse
ShirleyTs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8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周华德福英语教学教研-01

(2014-03-07 22:09:37)
标签:

教育

分类: 周英教研

华德福英语教学教研第一次学习讨论记录

 

因为第一次讨论是通过Q群留言和语音综合进行的,所以录音文件里面有大段的静默时间,后加入群的朋友如果查看不到之前的聊天记录,也就无法完整了解第一次讨论内容。以下内容是根据Q群留言和语音内容综合整理的第一次学习讨论记录,如有不合适不正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英语教学大纲学习

 

标题翻译:在华德福学校里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学大纲

这一份大纲是华德福外语教学界很出名的一位Christoph Jaffke 博士,他所编写的一份大纲。他的原文是德语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份是英语的。

第一部分是总起的一个部分,是一年级到十二年级总体的一些情况和教学目标。

 

    第一段翻译:华德福学校学习外语的目的是鼓励孩子们对其他文化和说其他语言的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通过外语学习建立一种符合人性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一种能够对其他人看世界的的观点和视角产生共情的能力。学习外语提供给一个个体在基于他或她自己的语言文化态度和精神之外的其他视角,从而帮助学生有更多不同的方式看世界。

——这是华德福学校学习外语的宗旨。

华德福学校的外语教学方式就和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一样,是非常地接纳。所以它也很培养孩子的一种接纳。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是在学会接纳另一种文明,另一种思维方式。这其实是外语学习一个很好的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渐渐学会对周围的人宽容和接纳,或者是能够接纳他人对这个世界对一些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段翻译:因此,学习外语的目的是综合的。在一方面,其实际和功利性的目的是能够通过和阅读来理解另一种语言,能够通过流利的口语和写做表达自己。在另一方面,它可以让孩子了解说某种语言的民族的性格、风俗文学文化地理历史等方方面面的东西。第三个目的是外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外语这门课程的品质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以及给予每个体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对世界有更加有深度的了解,从而让孩子看世界的视角变得更加广阔

——第一段是从教外语的角度阐述,第二段是从学习外语的角度开始说明

学外语的第一个目的是比较功利和实用的,是通过听和读来理解别人,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

第二个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一门语言去了解说这个语言的民族或种族,他所具备的比较典型的性格特征、风俗和传统,乃至文学、文化、地理、历史等。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材料,例如一二年级带给孩子的大量的童谣,故事,而这些民谣故事里面其实带出了很多这个国家大量的历史、典型人物。在高年级的学习中孩子会接触到一些文学作品,就更能够接触到这个国家的文化、文学、历史、人文地理,方方面面的东西。而这些确实是外语学习非常吸引人的一个部分,他仿佛就是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走进了另外另一个文明。

不胜枚举的。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学习外语的第二个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外语去接触另外一个民族的个性、风俗和传统,乃至文学、文化、地理、历史等等。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东方人与西方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呢?往往这和我们的语言本身有很大的关系。每一种语言都是千百年来这个民族看问题的视角或者是思维方式的一种积累、延续和体现。例如大家都知道德国人是世界上最严谨的,而德语也堪称世界上最严谨的语音,最具有逻辑性的语言。我们的中文被称作是一种孩童式的语言。所谓孩童式的语言是指我们的文法句法非常灵活,比如说一个词的意思有很多很多,再比如说我们没有是态度变法,我们的动词永远就是那个动词,不加ed ,也不加,也不加ing 。我们顶多就是加个副词“已经”就可以了,非常简单。相比德语英语法语,我们的语法是非常简单和灵活的。这也造就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文化。我们做事情是往往是一种中庸之道,我们不一定非要按照某个固定的格式,不像德国人他们做事也很严谨,一定要制定一种规则,然后要严谨的按照这个规则去执行。而在我们中国人这里,很多事情都是很灵活的,这跟我们的语音所传承的一种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再比如说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定语。如果你问我,我曾经在哪一所华德福学校工作,在中文里面我会回答:我曾经在珠海的农科所里面的春彤华德福学校工作。这里面的定语就很长:珠海的农科所里面的春彤。在英语里面,定语是完全要倒过来的。在英语里面就是:used to work in the waldorf school which is in the Agricultural Center in Zhuhai.  在英语里面这个定语就放在后面去了。这也是一种很明显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们中国人说话喜欢绕弯子,不是直击重点,前面有很多的铺垫。比如说“我迟到了”,中国人一般不会直接说我迟到了,而回在前面加很多铺垫,说今天怎么怎么了,又堵车了,我今天又拉肚子,最后才说我迟到了。但是如果是西方人电话,可能他就是首先直接说出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然后再来解释原因。这个跟我们语言长期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这样的例子是

第三个目的是就孩子的整体发展而言。每个科目都有他自己特殊的品质,学习外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在外语的学习中孩子们又会体会到外语学习的品质,这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觉得外语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需要意志力的学习,因为需要背大量的单词。

虽然在一年级二年级有些歌谣民谣,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一直玩下去。老师会把课程组织得比较有趣,让孩子们比较好接受。但这毕竟是一门需要比较下功夫的学科,他比母语课程更需要下功夫,他对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的要求更高,这是他和其他科目明细不同的一个品质。通过外语的学习,孩子们接触到这一各方面的品质,对他各方面的感官、能力提出了更高一步的挑战。所以,他是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如大家在留言里面提到的,吴蓓老师书里说的,通过对一国语言的学习,可以了解对方国家的思维以及传统,将来在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可以更加理解对方与自己的差异,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更加接纳,促进世界和平。这就是我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其实每一段话如果我们随便看也就看过去了,但是如果你真正地深究一下每一句话,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一下,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探讨。这样的方式就叫读书,就叫学习。我们不要总是急匆匆,这一段读完了就读下一段,其实每一段都是值得细细的去品味的。

 

第三段翻译: 用口语的方式学习外语能加强孩子的倾听他人的能力,并且能加强孩子紧跟并且抓住其他人的说出来的意图和未说出来的潜意图,因为口语的学习全面地提高了孩子的对语言的敏感度,而不仅仅是语义层面的理解能力。这能够使孩子拥有更强大的理解并形成更客观的判断以及共情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如今这个多元的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如果孩子至少学两门外语,那么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灵活,拥有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因为不同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不同的窗户,使孩子能够拥有不同的体验,这反过来又激发了孩子对世界和其他人更大的兴趣。

最后一句话“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孩子对世界和其他人更大的兴趣”,实际上这就是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的入世。

 

 

讨论学习

 

1.

鸿 : 我自己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感觉,语法与交流是第一步的成果,然后越学越接近其文化,感觉语言打开了一扇窗

丽:因此,也就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理解为什么不是234岁开始学外语

洁: 学习注重的是过程。 低年级的孩子通过民谣,游戏,极大的丰富了他们的感受力

 

2. 

娟: 外语的学习和艺术学习一样,是意志力的学习。

绘:佳丽可以重复一下这句话吗

丽:我刚才说的意思是说,外语的学习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有浩如烟海的单词、句型、语法,真的很需要意志力去坚持。其实外语学习不是特别高难度的学习,他就是需要坚持,而且是长期的坚持。如果说做一个娃娃或者木工只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那么外语学习真的要学成,学到可以自由交流的水平,那真的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他对意志力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是从这个角度去说明大纲里面所说的外语学习的目的的第二点,也就是他会以他自己本身自己的品质(科目的品质)来完善孩子的发展。因为没有任何一门课(可能艺术也是吧,但是外语跟艺术有点不一样),我个人认为,没有几门课像外语一样有如此多的壁垒,需要孩子用如此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完成,去学成。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讲明白了没有?

绘:以语言的品质来完善孩子的发展,嗯,知道了

丽:是以语言的品质,也是以这门课本身的品质。这门课本身的品质也有很多,一个是我之前说的,他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毅力。另外一方面,这门课还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且也很滋养。比如说一些童谣,故事,都是很滋养的。其实在华德福的任何一门课,如果大家有读《买湘健康的教育》这本书可能就会知道,华德福的任何一门课都不是随便去设置的,他不像很多的所谓的贵族学校或者国际学校,设置某种科目是因为某种噱头,华德福的所有的课程的设置都是有他的理论依据的。而且每一个课程都有他内在的品质。而这些内在的品质他们综合地组成了一个推动孩子完善发展的这样一个课程。

绘:以语言的品质来完善孩子的发展,嗯,知道了

 

3.

瓶: 华德福认为小孩子应该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为什么不是从3岁或4岁,或者2岁还没有开始排斥外语的年龄?

丽:刚才我解释的外语学习的目的其实就能够解释这一点,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其实外语学习是属于一个比较智性的范畴,根据人智学的理论,在孩子7岁前是没有必要进行智性的学习的。因为智性的学习很消耗生命力,而7岁前是一个生命力孕育的阶段,如果过多的智性的学习会消耗他的生命力。这些孩子他能够学,你教他他是可以学得进去的,但他是通过消耗生命力的方式来学,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这点如果要展开来说是有非常多要说的,暂时我就不展开了。

 

4.

瓶:认可两种外语更加入世的观点

丽:谢谢。还有补充吗?

绘:两种外语更灵活 更开放

鸿:粗浅一点说,就是,世面见多了,就见怪不怪了,嘿嘿

瓶:德语的学习会让孩子将来逻辑更紧密

丽:确实。尤其是学一门东方语言,一门西方语言。

瓶:就是说,学外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丽:我中学时期读的是武汉市外国语学校,我们年级有四个语种: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六年下来,各个语种的同学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确实有差异,比如学日语的同学比较习惯鞠躬

鸿:是指外语的选择时,选一门东方语言,一门西方语言么?

丽:其实,学西方语言比较容易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我说的是最好一门西方语言,一门东方语言,这是我自己的观点

D: 哈,我二外学的也是日语,那会儿刚好有日本客户来,真的说话不自觉就鞠躬了,晕吧

鸿:嗯,旨在接触更多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丽:再打个比方,会说中文的老外和不会说中文的老外对中国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丽:在绝大多数西方人眼里,中国人不守规矩脏乱差

瓶:我们同事学日语的,生活习惯相当日本。看见不整齐的东西都很难受,一定要摆放整齐。

丽: 可是在会说中文的老外看来,中国人有很可爱的一面,他们对中国人明显更加包容

鸿 :我原来在日本公司工作,因为不喜欢语言带来的尊卑,一直选择用英语沟通,结果确实是更加平等

丽:所以,教育其实是一种选择。一个学校选择让自己的毕业生将来以怎样的状态面对世界,一个家庭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以怎样的状态面对世界

我们讨论的是华德福的选择

不是说华德福是最好的,只是这就是华德福的选择

鸿:会说中文的老外和不会说的来外,这个对比很有趣。

丽:世界的很多矛盾来自于对文化的误解

D:确实是

丽:华德福是世界性的教育,不是为哪个民族设置得

D:多一点理解多一份包容

瓶:我决定给孩子学两种外语了,为了孩子将来的见识心胸思维和敏感度等等

丽: 你可以自己先带头学习

鸿:教育是一种选择,很同意。崇尚竞争和崇尚和平的家庭选择明显会不同,真的难说哪个好不好

D:我考虑学点儿德语,咔

洁:前几天,我们学校有家长正好问了这个问题。今天的讨论真是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5.

丽: 要解决大家对华德福英语教学的疑虑,首先要从源头上下手

瓶:现在很难找到适合孩子的华德福外语课程。

丽:所以我很重视前面的这几段,它让我们明白华德福外语教学的初衷

    D:华德福的外语课程目前只在华德福学校里有

   华德福的外语课程跟主课及其他课联系很紧密的

丽:之所以群里有老师和家长,而不是仅仅为老师设置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华德福外语教学是非常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的。当然作为家长这是可以理解的,家长会做横向的比较:某某的孩子英语已经学得怎样了,我的孩子三年级才学ABCD,一二年级连ABCD都不认识,家长会有这样的疑虑。我觉得有这样的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像我们刚才探讨的那样,从源头上去探讨华德福英语教学的初衷,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华德福在外语教学这件事情上显得不紧不慢的。

另外这里我也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我们三年级才学字母。其实这个道理非常好理解。我举一个例子,我的女儿现在两岁,她会说很多的话,也会唱很多的歌。虽然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去说很多话,而且都是符合文法的话,也不妨碍她会唱很多的歌。因为学习一门语言天然的顺序就是这个样子的。你是先回听会说,然后才会读会写的。所以华德福无非就是按照顺其自然的方式在学习外语,只是我们主流的教育将这种天然的顺序颠倒了,以至于我们觉得华德福这种方式是不正常的。所以在华德福的一年级二年级里,如果这个英语老师真的能够贯彻华德福的要求的话,她是需要对孩子的后面的学习有一个大量的输入。在一年级二年级的英语课堂上,有大量的听和说的机会。而且很多未来要学的字母、字母的组合、未来要接触的语法,这些都会体现在一二年级的学习材料里面,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不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的。Monica老师就说到,比如我们一二年级里面所学到的故事,孩子们已经耳熟能详能够说出来的这些故事,当我们的到三年级,再把故事的每一句话抄写到黑板上的时候,孩子们再来抄写的时候觉得是那么的熟悉,他接受起来是那么的自然。而我们主流的学习方式是当孩子们都还不知道这个词怎么读、怎么拼、是什么意思,对这些都还不熟悉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迅速地进入了字词句的学习,并且要求孩子去听写,这个对于孩子来说确实为他顺利的学习人为的拔高了难度,制造了一些屏障。而华德福的方式其实是一种很顺其自然的方式,当你一年级二年级时听到一些歌,唱得已经很熟很熟了,再把歌词写下来的时候,你是很容易把词语与音对上号的。而我们中国人学西方语言的时候最难做一件事件就是把音和拼写对上号,这个是很重要的,更何况是词意了。因为在学习歌谣、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基本上大部分都已经能听得懂了。这个时候再把歌词、故事写下来的时候,很多词就很明白了。

 

6.

鸿 : 这样来说,我感觉两三岁开始感受外语是可以的,但要看学什么,怎么学。七岁前只注重给孩子感受外语的韵律,唱一些小童谣歌曲,不激发孩子智性学习

丽:你说的这个,我大部分是认同的。但是有一点:你怎么去唱。如果你自己有这个能力,发音也比较标准,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从华德福的角度来说,不提倡孩子去听CD。你自己学母语是怎样学的,你显然不是爸爸妈妈把他要说的话录在CD里面给她听的。你在学母语的时候,你是看着她的嘴型,是有互动的。这样学的语言才是活的,才是生动的。如果家长有这个能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我还是不太提倡去听CD。因为这个东西真的不要急。我告诉大家我是十二岁,我们那个时候都没有英语课。我十二岁才学的英语,我英语一点都不差啊!现在的小孩三岁开始学,我可以很负责任得告诉大家,三岁开始学的孩子其中一大部分到了初中已经放弃外语这门课了。因为这门课已经伤害他们太深太深。所以,如果说你能够自己去唱一些歌,而且发音比较标准的话,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非常非常不提倡用CD来听。因为你还没有一个积累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CD里在说什么,你也看不到他的口型是什么,没有任何的互动,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没有任何的好处。

鸿:很好的提醒

悟: 关于这一点,我很赞同

瓶:认同,外语的活的,要对口型和发音。

娟:其实母语的学习就是这样的。

绘:家长朋友的眼界很开阔,挺好的

悟:我感觉,电子产品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冰冷的的,

鸿:如果家长焦虑,就在别的孩子上英语班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在生活里唱童谣儿歌,如果家长够淡定不焦虑,就耐心等到小学

洁:我们班上现在有个小朋友,幼儿园开始学英语,爸爸是英语专业研究生,但他是最没兴趣上我的课程的孩子。我反复思考为什么他会这么反感,一方面可能因为他是视觉敏感型的孩子,他的听觉到身体的反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他的爸爸真的是很认真的纠正他的发音。

丽:是的,其实我们非常需要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渠道,家长有疑问有质疑是正常的。现在就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沟通渠道,而我们在做这个平台就是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渠道,让大家来交流来解疑。我也希望大家在家长老师的圈子里面多加宣传这个Q群,我们真的很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华德福的外语教学现在是非常薄弱的。我们真的很希望更多的力量大家一起来学习。

以后Monica老师会在群里面带着我们来唱一些童谣,来念一些英语的诗歌。所以大家如果持续关注这个群的话,是有很多机会来学习怎样带着孩子唱歌,怎样带着孩子来念诗歌的。

 

7.

洁:主课和英语课同时上,有没有朋友有这样的先例?

丽:有的学校可能有尝试

我没有

不过我在教字母l的时候有结合希伯来神话故事

洁: 三年级是吗?

丽:是

D: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但主课通常是第一语言,但主课里面的韵律部分采用英语也无不可吧,我想哈

绘:想听一听您如何结合这两者,能举例吗

字母与希伯来神话

D:或者英语课结合主课或者其他课的内容做同一主题的学习,也很常见

丽:我曾经试过把英语和主课学习的故事结合。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把它简缩成很简单的版本了。里面有很多L开头的字母,比如说light, let,land 。一时想不起来了,或者我现在可以简单地举例子,不能完整地回忆起来。这个故事里面有很多重复的句子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ll darkness, and god said,let there be light and let it shine. On the second day god said, let there be the sky,and let there be home to the wind and cloud On the third day, god said, let there be land and let there be home to the flowers and trees这里讲了上帝创世的七天,讲了前三天,具体的顺序我可能会记错。他里面就有很多重复,let 这个词就是L开头的,land 这个词也是L开头的,light 也是L开头的。我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对这个故事的内容是挺熟悉的。后来我们在期末的时候也展示了这个部分,作为一个主课与英语课结合的尝试。其实不一定是内容上的结合,也可以是一些形式上的结合。比如说刚才有人提到的一些韵律,韵律活动当然是可以用到英语的学习里面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再比如说我们的音语舞课也是的,音语舞课有很多的好的小活动,我们英语课上也会去借用。我在教授第三人称单数,就是人的动词的人称的时候,也用到了很多的韵律、跺脚这些活动。这对孩子是非常有益的。

从主课的角度来讲,孩子们因为对主课的内容非常熟悉。而且他们脑子里有这样的图景,所以在你教授英语的时候,孩子的这种接纳接受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对于他们学习来说也可以起到一个回顾或者是说复习的作用。而且孩子接受起来也不困难,所以,主课的老师也常常鼓励英语老师教学的内容与主课去结合。其实不光是英语课,手工课,园艺课,大家都是鼓励去整合的,因为我们不要让学习的东西过于支离破碎,在这样一个各个科目结合的过程中,对于孩子作为学习者来说,他的那种完整性会更强一些,带来的那种情感上的体验也会更深刻一些。因为7岁到14岁,也就是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孩子的人生主题就是情感。所以一年级到八年级的孩子,他的学习在教授他的过程中,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8.

艳:比如,我在语文版块会将圣人故事,但第一个版块我选择的是佛陀的故事。如果是圣弗朗西斯之类西方圣人的故事,也许更好结合。

丽:刚才艳说,如果把西方人圣人的故事和英语结合可能会更好,我也很赞同你的这种观点。我觉得西方的故事具备近西方语言的品质。在我们读英语故事的时候,我个人而言感觉把中国的历史故事变成英文演绎多少会有点奇怪。我觉得也可以有,但是不要太多。对于孩子而言还是蛮奇妙的一种体验。

 

9.

D: 我刚才说的跟主课及其他课程联系紧密,可能表述不清晰

D:我想说的是,华德福外语课跟主课或者其他课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艺术化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融合律动,绘画,歌唱等等,所以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氛围里面学习他们会很容易接受这样的方式

洁: 同一堂课上呢?

D:是,据说外语老师是最不好当的,哈

洁:同一堂课,讲一个主题。部分用英文,部分用中文。

艳:刚才看到D谈到——华德福的外语课程跟主课及其他课联系很紧密的。主课和外语如何紧密的联系,不知道群里的老师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交流?

丽:确实主课和其他课程学习方式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艺术化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合艺术、绘画、唱歌等等,确实我们英语教学实际上是这样在的。Monica 昨天跟我说,有一些资深的国外的华德福老师对她说:实际上外语老师她所面临的挑战比主班老师更大。因为外语课一周也就三节课吧,有的学校两节,有的学校一节。但是在一节课上老师要做很多的事情,又要带入新的内容,又要复习,然后听说读写都要做到,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之内。可是主课老师听她可以有一周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其实外语老师所面临的挑战确实是非常大的。

 

10.

瓶:德国华德福小学的孩子学哪两种外语呢?

D:  德国华德福外语有选法语或阿拉伯语的

瓶:谢谢D

丽:德国的华德福小学学什么外语,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每个华德福小学都是自己做决定,在中国也是这样。有的华德福学校学的是英语和法语,有的是英语和日语,有的是英语和德语,但是至少都要学英语。可见英语的重要性,可见英语老师肩上的担子很重。

 

11.

绘: 嗯 理解 如何支持他们?

丽:怎么理解和支持英语老师的工作。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请在座的英语老师谈一谈吧。

鸿:了解英语教学,其实就是最好的支持

绘:清楚了,谢谢

L: 关于支持,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老师们能一起学习,一起备课,相互了解课程,共同观察孩子。听起来很复杂,但很重要。

艳:看来我需要跟外语老师进行英语学习,呵呵。这样才有理解的基础。

丽:怎样理解和支持,这点暂时我也说不出来。我觉得更多的是通过学习。你通过学习能够理解英语教学的本质,你对老师教学的许多疑虑就打消了。

另外,如果你的英语能力是不错的,我们非常欢迎有更多的人加入全职英语老师的团队。因为现在各个华德福学校还是以兼职老师为主,兼职老师往往很难深入地去学习很多理论,也很难长时间的,持久的去参加外语教学方面的培训。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和Monica 要做的事情。

同时我和Monica 共同认同的一点是,我们不可以什么事情都依靠Monica 一个人。首先她也不可能能够给出我们永远都是最正确的回答,虽然说她对中国英语教学的状况相对其他的外教来说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但是我们自己也要看到,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她,我们自己也要多多的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每个人能够分享一个好点子,如果有几十个人的话,就有几十个好点子。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这个平台,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个平台当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QQ群。

说到华德福的英语教学,确实在中国有他的特殊性。因为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华德福学校的家长对孩子英语的水平和掌握英语程度的能力,其实要求是挺高的。这也是很现实的。一方面,以后去公立学校,与中考高考接轨,这也是必然需要的。另外一方面,即使不在国内参加中考高考,要到国外继续去读华德福的初中、高中,甚至国外的大学,那英语更加是必不可少的了。所以的话,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运用。我之前是教初中的,所以我对孩子们在初中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水平非常清晰,我会把很多语法的东西融入到教学里面去。这些事情其实想做起来也是很浩大的一个工程,需要有意识地去做。因为英语是很碎片化的东西,你要把他分门别类归纳汇总其实也是很浩大的工作。Monica 自己本人也坦言,她能教一到四年级,但是到了五年级,需要解释语法这一块,还是需要中文的,不是说整个课程都是用英文这样子。到了学习语法的阶段,老师是可以用母语跟孩子交流的,这一点是肯定的。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律动,设计很多活动来减少这种纯中文比例,但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是可以用中文交流的。但是在低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老师不要这样去做,因为完全可以通过你的身体语言去把这个听与说的事情完成,只要你的课备得比较充分的话。

 

12.

    D:亲爱的,我想问下你一个字母通常安排几节课?如何安排?

丽:你好,我在字母一般通常是三节课。第一节课是通过诗歌来引入字母,然后会带着大家再说一下,练一下。往往比如说一个故事里面有四段话,我比较有意识的是把他编成结构一样的四段,第二节课里,孩子们可以任选他自己喜欢的一段,来把它画成画,落实到英语课本上。第三节课就会把故事里的一些语法,比如说单复数之类的内容把它进行一些对话式的操练,或者是进行一些活动来操练。

 

13.

彩:我是一名家长,如果想学英文,以什么方式开始,选什么教材呢?

丽:我觉得学外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选教材的话,成年人来讲《新概念》还是最经典的一套教材,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14.

丽:其实我们这个英语的教学是真的很缺人才,所以我也想通过这个平台放出这样一个声音,如果你有朋友或者亲人是学英语专业的,或者是英语很好的大学生或者年轻人,如果他的人生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向的话,可以邀请他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参加我们的学习和沟通。我们真的是很希望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进来。(Q群: 254440264 需要验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