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剧里看花之别睢不起“狗”

(2024-04-17 08:59:31)

20多年前,一部《雍正王朝》,至今仍为很多人津津乐道,并对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桥段、甚至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进行细致的解读。比如一个“狗”字。

剧里看花之别睢不起“狗”

剧中,十爷的口头禅就是一句“狗儿的”,想来是一句骂人的粗话。但他们也许从来没有想到,所谓“八九十,坚如磐石”的八爷党,恰恰就倒在了这句粗话中。比如,后来的两江总督、雍正的铁杆支持者 “李卫”,其原名就是“狗儿”。试想,从最初的当铺作局,到后来的查办诺敏,从主政两江时的收拾黄伦,到雍正面对如何处理弘时的一语点破……短短十几年间,一个要饭花子成为了封疆大吏。对此,原著中八爷曾经有一句感慨:“论起用人,毕竟我们逊了老四一筹——你看看李卫就知道了,一个地道的叫花子,硬是调教得成了伟器!我们昔日笼在袖中当成宝贝的人,如今倒戈的倒戈,避难的避难,真正指望得上的有几个人?”

剧里看花之别睢不起“狗”

而作为“狗”的高潮一幕,当属“八王议政”中那场机枢之地的朝堂辩论。一众铁帽子王们和八爷联手携外有接掌丰台大营、内有隆科多倒戈相助的空前优势,九爷跳出来直斥支持雍正的状元王文照是“一条狗”,由此又引出了满汉之分,言下之意,谁在为皇帝说话,谁就会被同样贴上“狗”的标签,并且会被圈入满汉之分的漩涡。看似空前的寂静与败势中,面对雍正两个“也不成了”的发问,张廷玉说话了,先是一句“皇上臣有话要说”直接亮明态度,继之“我是先帝的老臣”妥妥占据了康熙加持的尊贵身份,再一句“两朝的宰相”更是表明了自己的势力“这下面就有我许多的门生故吏”,由此才有了“你们该不会把我也当成满人的狗,不让我说话吧?”为接下来有理有据的舌辩,打下了扎实基础,“八王议政”从理论上就此崩塌。

剧里看花之别睢不起“狗”

诚然,“狗”在很多语境场景中,都代表了贬意,但是,千万不能因为这样的贬意,而藐忽视、视甚至无视它的存在,因为,你的失败,往往就是从这样或那样的忽视、藐视、无视中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