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中,今天还是去了仲量联行的终面。挣扎是一方面因为仲量联行是我蛮喜欢的企业,地产咨询也是我有兴趣的行业之一;另一方面是它是在深圳,我真的没打算在深圳工作,就算面试成功也很可能是白去。
挣扎后的结果就是时间不够,买了个面包当午餐,再匆匆打的去了广州东站,正好3点半到了深圳的仲量联行。我真是蛮佩服我对时间的掌握,上次也是正好,正好的原因是挣扎中把原定2个小时的大巴行程不得不改成了taxi+train。无可否认,对时间的缺乏控制以及过于冷静的心态是我致命的缺陷,想改,却改不了,很无奈。
面试官是香港人,说的普通话真的不普通,但我的广东话也差不多,2分钟之后,我就主动并友善得建议对方讲粤语,我讲普通话。具体的面试问题我实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几个比较tough的问题。其中一个是,做这个行业需要有一定的爆发力,但是我在你身上看不到这种drive...其实我支支吾吾的,反问了他一下,你是不是觉得我柔柔弱弱的,不够强悍?然后举了一些实习的例子。。。但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真得不喜欢说关于简历的东西,炒旧饭。还好的是,在最后快要结束提问时候,我的提问把面试带到了一个讨论的环节。首先我问的是,老实说深圳现在房地产行业不大景气,很多地产中介公司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仲量联行这方面是怎么看待在深圳这行业的前景的?当然这个问题我不是为了提问而提,我确实比较关切。再说了一大堆之后,接着问他,深圳的这个office是今年才开的,为甚么几年前深圳地产很火的时候没有,反而是现在。。。而在就这个问题谈了很久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真得应该表现多些的诚意,多些准备,之前问题回答得太大众化了,应该拿出我的style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工作的行业决定了这个人的视角,机遇,很多很多。PR
agency工作的强度虽然大,但学到的东西和累积的经验是大公司公关部工作多年都得不到的,许多在agency到经理上的人最后都被挖去了企业的公关部。而地产咨询也是属于一对多的,不同的是接触的人的层次是不同的。PR
agency大部分只是接触到对方公司的市场部或公关部人员,而地产咨询则会牵连到更高层的人员,甚至CEO,涉及的客户也是顶级企业,像宝洁。而且由于涉及企业的高端性,注定了它的业务不会繁忙的没日没夜,但绝对是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业务,像仲量刚做成的一个19亿的单,当然这里说的是仲量联行或戴德梁行类,满堂红,世联这些其实从核心提供的产品服务来看,是属于完全不同的行业。
最后,那位面试官说了下我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我有一种慢慢让人信服的力量,外表是看不怎么出来,之前他提的那个找不到我的drive的感觉在回答问题时没感觉到,但是之后他发现了。我的英语不错。。。然后我自己补充了一句,我很真诚,起码让人感觉很真诚,我可以让别人感觉到我是站在他们的角度的。说完之后,我突然想到,如果不做地产,不做PR,我还可以做心理咨询师。接着弱点,我的专业问题,本来我在面试时不打算提的,可是他问到我的成绩怎样,我很老实加无奈的表示:中等。然后问我为什么不是最好呢,没办法,那个专业我就是没兴趣,怎么都学不好。。。第二个弱点我就没听清楚,但应该是觉得我形象不够地产咨询那样老成吧,加上我声音很细。比较无奈,这两个弱点都是很客观的,但是也是很致命的。。。可能因为第一个弱点,他继续问了我的学习能力怎样,学东西还有工作快手吗?这时我真得蛮佩服这个面试官的,真实情况是我学习能力是不错的,但动手可能不快。如果是要我现在回答,我会说,其实学习能力是可以分两类的,一种是上级交代的东西学的快做的也快,但是永远都只会做上司交代的那几样;一种是技术层面的一些东西熟悉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做一件事会不断地反思,思想成熟得更快。而我正好是属于第二种的,其实两种都有需求,但是在地产咨询这个行业,可能第二种会更适合些,当然我会try
my
best,我够努力。哎~其实如果这样说,我相信一定可以打消他的疑虑,没办法,我真得很少去面试。。。
最后结束的时候,让我意外的是,面试官说,你真得要找一个好的工作,才不会埋没你阿。。学习图书馆学我都觉得埋没了你。。。我马上回了句,我也觉得.其实我傻傻的,如果别顾着笑,补上句:If
you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join Jones Lang, you will find more
surprises on me...会好很多。。。
很遗憾,也许面试官比较喜欢我,但是我预感成功性不高,因为从理性层次来看,我并没有把我的缺点消灭,打消他心中的疑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