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伴孩子的时候,就用心陪伴

(2010-04-07 20:32:42)
标签:

育儿

嘉瑞

成长

记录

调皮

捣蛋

害羞

分类: 嘉瑞嘉轩成长手记

【这篇三周岁的总结,写的早了三个月,但我实在是忍不住写出来,我爱我的儿子,独一无二的嘉瑞,调皮捣蛋、聪明伶俐并且善解人意的嘉瑞!】

 

到这个礼拜六,嘉瑞就满33个月了,也就是说到今年的夏天,他就要满3周岁了。对于孩子这一年来的成长,我已经非常满意;我不喜欢去刻意拿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去做比较,比如人家已经怎么怎么样了,已经能怎么怎么样了,而我的孩子可能这方面不如人家怎么怎么样,真的,我一点都没有去比较过,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去帮他探知这个世界、去帮他去和外界接触。

 

我觉得时间能证明一切,我不强迫他去背诵太多的古诗,适当的机会教他几句朗朗上口的诗文或者儿歌就够了,不强迫他去认字数数,但是游戏中嘉瑞已经不知不觉掌握了19以下的数数,并且经常带嘉瑞出入各种场合,嘉瑞的认知面非常之广、语言能力之丰富,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惊讶,对于汽车的热爱使得他已经能够分清每一种汽车的名称,就连赛车和跑车都能分清,如果路上看见小狮子,他会非常清晰的表达:和爸爸车车一样的诶;看见挖土机他则会说“挖土机是挖土的,轰轰轰”,还配有象声词呢,看见天上有风筝,他会说“咦,有风筝诶,好高好高哦,是绿色的呢”等等等,遇到什么说什么,就是一个小话唠。

 

而原先害羞的小宝宝,已经做好了和建立自己人际圈子的准备,并且已经大致掌握了对身边的所有事物的认知,有了起码的善恶观念,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的突飞猛进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他的调皮捣蛋、易激动冲动、乐于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也逐渐形成。

 

嘉瑞天生的机灵聪明和越发的顽皮可爱,让我越来越爱这个小家伙,而小家伙也知道他不是臭蛋、不是小坏蛋、不是臭狗狗,而是“妈妈的心肝”。但是嘉瑞和我关系越来越亲密的背后,当然也并不完全是我对他百分之百的耐心和关爱,好像家里真正让嘉瑞挨巴掌的人总是我,奶奶爷爷说是说“再调皮就打你”,但往往是面孔吓人,手掌始终舍不得落下来,嘉瑞爸爸和嘉瑞接触的时间少,所以给嘉瑞立规矩以及做恶人的角色,往往都是我这个当妈的来扮演。

 

每个宝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样,有的宝宝能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但是另外一些宝宝则根本就难以控制自己,他们总在不停地动来动去,一会儿对这个好奇,一会儿又对那个好奇;我一般都是提前把我的要求明确的告诉给嘉瑞听,事先告诉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会怎样等等,那么一般说他都会在之后表现得更好一些。当然,遇到嘉瑞乱发脾气、大哭大闹、蹬腿蹬脚、完全听不进大人劝告这种每个小孩都会出现的小无赖现象,我也只能采取强制性的措施来对待。

 

说老实话,我并不是那种粉饰完美、对孩子完全没有体罚的那种家长,嘉瑞小小年纪,有时候发起脾气来也会用小手掌怕打我,那么打手心则是警示他的方法之一,无理取闹或者蛮不讲理的时候,拍打几下他肥乎乎的小屁股,也是显示咱父母权威性的方式之一,不过我一般不会让嘉瑞爸爸扮演“打手”角色,因为男同志下手过重,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万一打坏哪里了,我也是很心疼的呢。至于罚站墙角也是让嘉瑞稳定情绪、学会服从的方法之一。所以我一直遵循的是适度体罚原则,并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确定自己不是带着发泄的情绪来操作的;2)嘉瑞犯同样的错或者是故意发脾气超过2次以上;3)嘉瑞必须自己认识到他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并且是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的;4)要在嘉瑞对他所犯的错误有认真的道歉之后。

 

呵呵,总归是教育为主,适度惩罚为主,体罚只是作为有时候的配合手段,不过咱这臭小子,现在是“积极认错、就不悔改”,这难道也是一种对周边环境和压力的适应和进化么?奶奶爷爷说要打他,可这小脸上看不到一点害怕,还会给你一张嬉皮笑脸的小脸,有时候真让你哭笑不得。不过总体来看,嘉瑞的对外性格表现还是以胆小、害羞为主,但有越大越皮、越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趋势。

 

嘉瑞在一岁之前,见到陌生人或者是看到我离开家的时候就会哭闹,或者明显表现出不安,我就会这样想:我一定要锻炼我的孩子,否则他将来还能干什么大事;但我知道,我的孩子正处在分离的焦虑期,所以,我就会不停的对他说话,哪怕他当时只有几个月,我会说:我知道妈妈上班离开你,你会很害怕,妈妈知道的,但妈妈很爱你,所以你不用担心,我们只是分开一小会。然后,在那段时间,我就找机会多陪伴他。每次不得不分手前,我都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与他告别。

 

尤其是在带着嘉瑞去各种不同的场合,嘉瑞也曾表现出对新环境的害怕和焦虑,大人况且会有一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何况小孩子呢,于是我一直陪伴着嘉瑞,努力安慰他,和他聊天(不管他能不能听得懂),但是我看得出来,只要妈妈一直在他的视线里面,只要他能够随时奔进妈妈温柔的怀抱中,他就很快会打消他的不安和恐惧。结果大家一定会猜到,当我们真正地陪伴孩子后,孩子的安全感又重新建立,他们的内心是有力量接受父母的暂时离开的。陪伴的时候,就用心陪伴,而不是带着焦虑,担心孩子就这样依赖自己,再也无法脱身。而遇到自己的孩子胆小,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压力,以致于他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不敢主动迈出脚步;而我很庆幸,在嘉瑞的这些成长的转折点我都一直陪伴着他,而且是很耐心的陪伴着他,一点一点的成长,这也是我人生中的最大一笔财富了吧。

 

有个观点拿出来和各位妈妈们讨论,有个朋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见到人就要求孩子叫“阿姨、叔叔、爷爷”,如果孩子顺从,那么就被视为“听话”、“乖”,如果孩子不顺从叫人,那么就会有“咦,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乖”的言论,然后一番说教。我这个朋友很有意思,他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孩子本身并不愿意这样做,大人自认为是在培养孩子有礼貌,但实际上反映出是大人对于孩子的未来很恐惧,大人的内心思维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如果我现在不教育好我的孩子,那么我的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或者是一个符合社会伦理的人,这句话是我加上去的)”,想想好像是有点道理的,但好像也有点偏激,不过至少父母的基本出发点是好的,因为爱孩子,所以初衷是希望能帮助孩子,改变现状,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个符合社会伦理的人又怎么了,每个孩子最终都是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能够学会更好的融入社会的本领也不是什么坏事,离经叛道的人能够生存下来的,毕竟也是少数吧,呵呵。乱七八糟说了一通,也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听明白。

 

话题再转回来,这个年纪的嘉瑞,作为参与者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好,遇到他不熟悉声音,他会主动提问,这在两岁之前是不可能的,那时候他的本能反应只能是害怕和焦虑,但是现在他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情绪,并能通过交流来化解这种不安的情绪,并且他也非常善于察言观色,对于长辈的表情和态度也非常好奇,并且非常想知道为什么奶奶生气了,为什么妈妈伤心了等等,这说明嘉瑞已经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能够通过了解别人的情绪来变化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嘉瑞现在呢,非常热衷于帮忙,尽管他有时候是越帮越忙,但是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尽量满足他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且分配他一点他能够做到的工作,然后再给予高度和慷慨的表扬,比如我下班回家让他帮我把手袋拿到房间里面去,并且附加要求“帮妈妈放在桌子上,不要放在地上”之类,嘉瑞都能完成的很好,比如晾晒衣服的时候,我会让他帮我拿着晾衣架,在我需要的时候递给我,他也能很安静的陪伴着我完成,至于拖动他的小床和衣柜,更是他显摆自己小力气的好机会,我也总是不多去干涉他。可以看出,每当他完成我布置的小任务的时候,我的一句由衷的赞赏或者是温柔的亲吻和抚摸,会让他多么的愉悦,这也让我们的母子感情,在不断接触中进一步亲密起来。

 http://s5/middle/4b0d0f77g83a4c47c0e54&690

http://s10/middle/4b0d0f77g83a4c6473119&690

http://s1/middle/4b0d0f77g83a4c70d99e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