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纽约客》读了三篇,忽然觉得自己有点看懂了。作者有大悲悯!也只有心存大悲悯的人才能看得见并写得出这些“客”啊。
李彤,有着极其美艳的肉体和极其孤寂的灵魂。看似轻佻无情,却着实不曾遇到能和她匹配的男人。尽管作者也假借其他角色的口劝她:“某某某是个好人。”这话的意思无奈,“好人”的意思大体上就是能赚点钱养家但灵魂平庸(严格地讲是粗陋),可怎么办?命运就是如此安排,李彤有着卓越的容貌、倔强的性格和脆弱孤寂的内心——美貌和金钱她都有,偏偏这些还就成为生命被加速消耗的负担。
凤仪,经历家族与时代大起大落后独自远赴纽约生存,出身高贵,却几乎完全甘愿地走上酒馆钓老富豪的“职业”之路。
吴老师,一个只能爱少年的艾滋男病患,在照顾另位身患绝症的少年中首次获得人生的平静。
……
他们都是“坏”的,活该倒霉和理应被唾弃的人类吗?
这么想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图羊图森破吧?
很意外,看到第三篇时我觉得自己用不着换书来改变心情了——这本就很抚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