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2011-11-25 21:14:37)
标签:

大理

苍山

深处

无为寺

214国道

南阳村

采石

不环保

骑行

思考

旅游

分类: 行走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如果俺说,真想做个碌碌无为的混混版小青年啊。

估计俺娘第一个不干!

从小,俺娘就希望有人女承母业,当个虚荣范儿倍受瞩目范儿播音员。

我。我妹。一个进了某猪名电台,一个进了某猪名大城市电台。猪名电台以批判台独猪名。猪名大城市以二人转猪名。

后来,不想在被那啥包养的媒体混,可以想象,以俺娘为首的全家人有多失落。以至直到今天,还呕心沥血地时刻关心俺,是否孤单寂寞,是否能赚到很多钱钱……

唉。这完全不是个能让人心安理得无所为的时代。

———————我是吐过糟后精神为之一振的分割线———————

 

大理有个寺庙名叫“无为”。

“大理国段氏传位22代,10代帝王为僧,有6位帝王选择在无为寺剃度……”关于此段历史,我是在网上抄的。

每个谈及此寺的前辈都要再三表达,大理无为寺绝对是有尊严有历史有光荣的皇家寺院。以我狭隘的理解,其言外之意不外如此:在任何无机物有机物都无法心安理得无所为的国度里,即使是一粒微尘,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大有作为就算不肯救人于水火也能置人于死地是完全彻底不可忽视的,更不要说装过六个皇帝的寺院,六个呀六个!!!!

在小乘佛教盛行之地,出家是很平常的人生必修课。现在,让我们假装不知道此类习惯,再次表达内心之震撼:他们是皇帝哇是皇帝,后宫里有很多美女国库里有很多钱,白放着美女不睡税赋不花跑到寺庙里陪伴青灯古佛,这是什么精神什么精神?!

是特么什么精神?完全可以成为现代某国官员的楷模楷模和楷模。

当然,在寺碑之类的寺院官方表达中,见不到“南诏国”、“大理国”之类字眼儿,而代之以“唐、宋时代”。我猜,这是政治比较“正确”的表达:历史上从来都只有统一的中国,不曾出现过其它国,不管是台湾、钓鱼岛还是大理国、契丹国以及一切国(关于伟大祖国之历史问题,请热爱祖国的同学参考外交部官方发言人答记者问时的凛然不可侵犯)。

忽必烈同学也在寺碑中被提及,以驻跸的身份。据不可靠的小道消息说,大理国终结于此地:1253年忽必烈在无为寺接受了末代大理国主段兴智的投降。若您此时产生了历史观前后矛盾的错觉,请酱紫安抚自己:忽必烈同学大概是射大雕射太多有点晃神儿,忽然越过苍山,收编了大理,还强迫当地首脑承认自己是个国家并向蒙古人献上整个,嗯,国度,不,就是个小城池,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以及缅甸、老挝、越南的少部分地区。

或者,还可以酱紫考虑,这位横扫半个地球的蒙古人说不定其真实身份是个汉人,这是重大历史机密,该同学一直处于由组织掌控的潜伏状态,就如同传说中之乾隆皇帝他其实也是个汉族皇帝。我们一向有阿Q精神,在必要的时刻如嗑药般及时使用,有助于砍除思想的杂芜使一切回到“正确”的价值体系中。

By the way,亲爱滴隆隆,你可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夏雨荷?

_______________我是进入技术状态的分割线———————

 

旅行中,看到了什么多半取决于想到了什么。通过以上两节文字,想必各位已了然,有人大概吃多了想多了。

现在要和各位分享的是,无为寺的美好在于寻访过程:它身处相对僻静的山岚之中,自然也就有了与世无争的气质。对喜欢用自行车代步的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二B青年们来说,骑行在大理的蓝天白云下,寻访传说中的神秘古刹,心情自然格外爽。更关键的是,一路上,信息量密集,处处有惊恐……

无为寺距离大理古城大约7公里,海拔上升大约500米。

从古城出发,上214国道,向北骑行,进入三塔寺前处于工程状态路段(这段破路修了一年了吧?到底啥时候完工啊!),暴土扬尘中穿过蓝铁皮墙缝中的小路或者穿过三塔寺前曲里拐弯台阶密集的停车场以及围墙路段,可再次进入平坦得如同什么都没发生的214。

我一直在左边骑。是的,怕错过拐上苍山方向的路口,公然违反交通规则在左边骑:注意,是左车道的最右侧,以免被迎面而来的汽车撞死。

其实,不用如此惊恐,按正常秩序,在右侧车道骑行,过北五里桥路牌,再向前一段,大概离古城3公里处,公路中间分隔带上立了块大石碑,上书:无为胜景,咔咔,就是这里,表以为是个什么饭店,请立刻左转,向苍山方向挺进。

此地,从地图上看,属于银桥镇的阳乡村范围。

关于无为寺到底在要从哪个村庄入口处进入,网搜的帖子有互相矛盾之处:有的说在银桥镇阳乡村,有的说在南阳村。现在,请看经过俺实地考察得到的精准表述:

骑行无为寺的上山路段,基本沿从苍山深处奔流而来的双鸳溪。溪畔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双鸳村,一个叫南阳村,路南侧的村子是双鸳,北侧的叫南阳。南阳村再往北,就是北阳村,这俩村子合成一个行政村,也就是阳乡村。当人们提及阳乡,它表示行政区划,当人们提及南阳,那是自然村村名。至于它们的关系为啥如此暧昧加复杂,谁隶属于谁,谁从属于谁,谁是谁的谁谁谁谁,已不在本文讨论之范围……

就让我们,顺着南阳村和双鸳村之间的弹石路一路颠簸向西。

这条路,不是修给无为寺的,是修给曾经的矿山。

我们知道,大理盛产白色与灰色大理石,全长11.538公里的乡道尽头正是银桥兰峰矿区。根据所查资料,此矿大概于2003年停采。

尽管大理州在多年前就开始逐步禁采大理石,以保护苍山的植被和水土,但从我看到的景象来看,双鸳和南阳等靠近双鸳溪的村庄依旧靠采石为生。沿着弹石路,有很多大件青石大喇喇摆在路边。村民们颇为骄傲地透露,园林石涨价很多,一块能买到十几二十万。路边垒成墙的铺路石条也要20元1块:“别处没的买,只有我们这里有!”有村民专门负责把它们打制成差不多大小的规格。

在双鸳溪谷或者宅基地(盖房子时)里刨石,是当地村民的生财之道,也没有看到相应的管控。

以我一介旅行者的体会:无为寺倒是幽静的,可骑行路段两边都是石头,让人缺乏安全感。尤其是那些好几人高的大石头,有个风吹草动的,会不会忽然栽倒?村里的孩子们如果绕着石头飞跑,也很不安全。

从苍山水冲刷而成的河谷里挖石头,对环境的毁损自不必说。据住在双鸳村的台湾伯伯讲,他家的院墙就挨着河堤,因河堤被淘空,院墙一度垮掉一截:“已经威胁到我们的安全了。”“为了利益,也有人盗采的,那些石头,大的要用吊车吊。”

谁在吊?谁在卖?在一个小小的乡村社会,恐怕很难弄成一笔糊涂账。

如何妥善解决百姓致富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并不是无根无解的永恒命题。

当然,我想提示各位自行车爱好者的是,骑行无为寺,有一点点像在昆明骑宝珠寺,需要上个海拔,往苍山的小半腰上狂奔那么一点点。不过,海拔上的不算太突然,路途也没多远,只是,上山段全是弹石路,骑小轮那是相当震手!有人连手表都被震掉了。

下山更不必说,震就一个字。咱们玩儿的是真正的,车震:)

所以,最好还是用大车,前叉带避震的舒服得多。

祝各位,在这个奋发有为的时代,旅途舒服。

 

214国道三塔寺前,在修路。已经修了好一阵子了。

怕吃灰的话也可以饶进三文笔村,或者一开始先骑大丽路,约摸着过了这段,再爬上来。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从三塔寺前围起的工地边边爬过去。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路过一个石材加工厂。在214国道左手。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过了石材厂,离古城大约3公里处,注意这个标识:“无为胜景”——就是这里,向苍山方向转。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准备进村啦:)左手是双鸳村,右手是南阳村。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右手入口处有个地图,关于这段路。要是有力气骑上11公里半,可以到据说已经关闭的矿山看看。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两边排列了巨石阵的上山路段。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党员林,是虾米意思?是党员们种下的树林啊还是党员们的墓碑?有木有种吃饱了撑的的赶脚?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铺路的石条,20元1块。手工打制,据一男村民说,他1小时可以打2、3块。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向苍山方向上坡骑行大约4公里,准备向右拐进无为寺范畴。

别担心,有路标。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上山了有木有,视野开阔哇,心情超好哇,好想和小轮一起撒点儿野……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全是台阶,要把车一路扛上去:)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碑记上写了,大理国有6个国王在此剃度,不是网传的8个,是6个哈。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号称“滇密第一寺”,没懂啥叫滇密。但是,俺能看得出佛陀着装和其他汉地寺院里的不一样:赤裸哇赤裸,为什么呀为什么?

那个谁,研究藏族佛教的,那个人,出来下,有问题请教……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这这这,是,呃,密集金刚?唉,无知造成痛苦哇。小车兄,技术男,快来瞧一眼……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单从美学角度讲,殿中塑像都塑得,唉,唉,唉……天王同学,你要不要这么萌啊?

不说远的,仅拿昆明筇竹寺的罗汉们稍微比较下,就能知晓,现今有手艺的好匠人是多么稀缺。

旧有的毁了,技术传统也被截断了,自然很难成就重修后的美。

摧毁什么的最容易了,重建却障碍重重。不是说有钱重修上就行了,建筑、雕塑都有承载美的功能与任务,看上去流畅、舒服是最基本的。寺庙,也不是说有个殿宇能给佛陀遮风避雨就行了,而是需要佛法精神的发展和延续。真真是既要求外在,更要求内在。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寺中兰花倒是蛮美的。这种今儿在古城人民路见着了,有人在卖。

植物控们,DY老师,还有丽江的花草男,请问,这个是?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静谧角落。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奋发有为的时代啊,就请允许俺们在边疆无名小处自在玩耍吧!既然人人都那么有为,俺能不能就不为了呢……

大理小事之——冬日小骑无为寺(吐糟、技术、疑问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