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小事之——第四天 求中村好文附体

标签:
中村大理地下室怡莲阁主人房阁楼工程技术旅游 |
分类: 行走 |
第四天,客栈开始进入“工程”状态:
主人房的浴室地板全烂了,一踩颤巍巍,好像随时会掉进窟窿里。门板下半扇漏了个洞。洗脸池下的胶合板也掉了,水管露出来。
就是说,浴室必须整修:烂掉的地板要拆掉,铺进新的,门修好。挡住水管的胶合板重新钉好。
浴室里没有镜子。在地下室发现块方片裸镜,不知道能否包个木条,挂起来。
约了木匠。
给客栈做木工的前木匠正在农忙,到月底才有空。
等不到月底。浴室不弄好,不敢做卫生,怕装木头会起粉尘啥的。
现在主人房到处堆着从地下室里起出的床单、浴巾、被罩。把白色的拣出来先洗,发现,这是很大的工作量。洗了两天,浴巾基本全好了。床单被罩晾干几条,还没一一区分:散乱的,有的用于大床房,有的用在小号单人床上,还有用在中号单人床上的。
前主人理好顺序的两摞,一共5套,也想重新洗。
问题在于,晒干理顺后,没地方安置。
地下室太潮了。
雨季时,因为隔壁盖房子,挖掉了吸水的土山,固化了地面。雨水一时水无处倾泻,就近灌进比道路低很多的木楼地下室。现在,水虽然抽掉了,潮气和霉味依然很重。放床单的柜子下层,湿得板材都烂掉了。只好把上层所有的棉织品移出来,大洗大涮。
弄好要找个新地方安置它们。
地下室的橱柜,放些工具啥的就好,布艺需要干爽、清洁的环境。
无处可放,只好暂定放在主人房:墙壁上的小橱子可以摆浴巾方巾地巾和备用枕套。书架上层可以摆床单、被罩:按便宜区分的顺序。
还有主人自用的床上用品。
仿佛看到,本来就很小的空间,完全被棉织物填满。而我大容量背包2个和小旅行箱1只,还没打开。予俺安抚与俺同行的裙子们,可是要睡在哪里?
地下室的壁炉试点了一次,不成功。
亟待提高生火技术。
希望壁炉燃起来可以祛除湿气和潮味。
需要新的、干爽的、储物空间。
瞄上了阁楼。
阁楼虽然比正常房间矮三分之一强,贵在干燥和空间宽敞(三开间)。再就是,身处其中,可以看到梁枋是如何将屋顶撑起。
房东还在其中预留了卫生间的位置。冷热水管都有。电的接口也有。就是房梁将其区隔成大小两条,要弯腰过房梁,去卫生间和出口方向。
总之,阁楼是个气氛诡异之所在。如果处理得当,甚至可以变成超大卧房。
唯一的障碍是,进出阁楼极不方便,先要从一个天梯上到房顶平台,再从一个比纸片厚不了多少的小口子爬进爬出:进的时候,脸朝上躺着梭,出来则完全靠爬,脸贴着地,一点点蠕动。
本日听到个建议:在屋顶靠近现有口子处把瓦拿掉些,切个方,直接从房顶进入。别说,还真是个办法。只是切开屋顶做小门,就要在其上重新做防雨装置。
若进出问题能得到充满游戏感又恰到好处的解决,接下来就能在阁楼里大动干戈:做防水,装卫浴,油漆地板,给所有镂空的木窗配玻璃,做简易衣橱,甚至可以把我的西门子滚筒抬进去。再起一个睡觉用的小榻榻米。
我模拟躺倒在踏踏米的动作,仰脸向上,发现,直接对着椽子、檩子和瓦。难道要直接看瓦,太简陋了吧?下雨的话,会不会漏进来呀?刮大风的话,掉土吧?
唉,完全被工程系列之技术问题难倒在地。恨自己不技术。恨自己不能中村好文附体。
求进阁楼的办法和如何与瓦和睦相处的办法。
还要求省钱。
:)
现场图来啦!!!
主人房浴室地板今天已经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