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2011-05-20 19:08:07)
标签:

云南

龙门

滇池

石室

西山

傍晚

光线

道袍观音

旅游

分类: 春城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昆明西山龙门景区门票RMB40块。

各位觉得价格不便宜吧?反正,我觉得不便宜。

第一,龙门只是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之50公里之隔的安宁漕溪寺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人家才收5块钱;凤鸣山的金殿风景区牛不牛啊?全国最大铜殿,还有吴三桂“事迹展”,门票30元,网上预订25。第二,龙门的保护范围很小,小山头一片;第三,收门票是为嘛呀?不就是为了保护相关文物嘛,那相关文物是怎么保护的呢?俺们也不知道,账目不对民众公开。

听说,该景区一度要涨价到60,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这么缺钱……

尽管门票昂贵(不会有人充满二愣子感地说,嫌贵别去吧),龙门在昆明市民和一众游客心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我曾在盛夏时节随昆明友人(赵医生)同游龙门,目之所及,人头攒动,把绝壁间的小平地堵了个满满登登。

有过大白天玩儿西山的经验,此次和福州技术男同游,选择傍晚出发。

 

在高峣站下车,顺盘山公路前行,下山的依伯、依姆有几队,上山的只有零星几个。从山脚下走到龙门大约6.2公里,中间还可拐上密林中的山路。

傍晚7点,龙门从喧嚣中彻底解放,整个景区只俩人:居然一不留神把悬崖上的道教建筑群给包场啦!

:)

对于由崖壁道教建筑和半山密林组成的小景区,我们重点关注了这么几样:

两个在崖壁上抠凿出来的石室,以及联接石室的透光走廊。

石室里满天满地的彩绘石刻。

沿山势修建的亭阁。

俯瞰滇池的独特角度。

 

相信每个从滇池边经过的人,都会被高原湖边笔直劈下的巨大岩壁吸引,不知是不是地球上超级无敌惊悚的断陷活动,造成了今日滇池与西山的奇怪对比:湖岸平直,崖壁高危,像是被某种巨大的力量分切过似的。每次看到“西山大岩壁”,都忍不住猜想,这不正是攀岩高手的梦想之地?要是能从山脚边的公路出发,带着绳索,边爬边挂保护,拨荆过石,竖直前进,猛然翻进悬崖半腰的石室,定是人生绝美经历。(估计绳子一拿出来,城管就来啦:)

若让游客范儿我辈来评价整个龙门景区,我觉得,最精华所在是新旧两个石室(新石室也是旧的)和联结它们的石头走廊——这组石窟处在离滇池三百余米的崖壁半空,由一位吴姓道人一钎一锤手工操作,在石头上硬抠出来,前后耗费了14年光阴。

关于这段经历,百度资料如下:

出家三清阁的吴来清(法名),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花了14年的时间,亲自动手,凿出从孝牛泉连通朱家阁和览海处的隧洞,并将朱家阁凿深为旧石室,又向南凿出开窗隧道和慈云洞(新石室)。

关于宗教力量的彰显,我想有时不得不借助自然伟力:站在悬崖绝壁之上,脚下是凌空的岩石,头上是苍莽蓝天,波光与流云共居处,有道家诸神俯瞰,谁能不被看进心里?

更为有趣的是,吴道人以一己之力开凿石壁是不是能为我们提供窥探清代鼎盛时期社会气氛的角度?那时的清国人相对自由吧?起码人家老吴在西山上搞大工程没听说谁跳出来制止,说不定周遭百姓还倍加支持,加强供给。要是换到现在,我也看上了某块崖壁,准备在上面搞搞创作,玩儿玩儿虔诚,势必要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先花钱买下使用权,再花时间办齐这手续那手续。三证齐全,五证靠谱,还保不齐弄到一半儿时就被杯具强拆了。

所以,吴道人,你生在一个好时代:)

 

两处石室中都雕满石刻,四壁、天花板全满:神祇、神兽、花瓶、香炉,全从石壁上刻画出来,彼此勾连,还涂着大红大紫大蓝的颜色。可能,当初建造者心气很足吧,恨不能把满天满地都刻上自己的崇拜和信念。

石刻的造型质朴、可爱,猛兽不猛,神兽不神,反正绝称不上雅致,有种与会当凌绝顶的仙境不太相称的俗世热闹。

有个穿道袍的观音挺绝的,据说全中国独一份儿,不仅着装奇特,姿势也拿得挺随意:一腿拢起一腿盘开地坐着,腿上爬俩小孩,那样子那表情,跟街边卖樱桃的少数民族大婶儿似的——我这么说绝无对菩萨不敬的意思,只是客观表述个人观感。

一个道教建筑群,出现佛教偶像,还给供奉之地起了个很佛教的名字:“普陀圣境”。当然,我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佛道合一的景象别说在云南,在全中国从来都不是什么奇闻异事。老百姓的期盼,可不就是儿孙满堂,好好过日子,反正谁保佑俺们,俺们就供奉谁。持重、庄严的菩萨也就非常随和地搂着俩孩子踞坐在石壁内,就像偶尔我们也会见到被打着阳伞的领导干部出现在田间地头,非常亲切地询问,您老人家亲自出来种地呀!

古今一般同,古今一般同啊:)

另外,千万不要错过欣赏联结石室的游廊:那些不规则的采光窗,那些从石缝中透进的光线与绝壁下的风景,被游人抚摸得极度光滑的石头。

不知道为啥,走在狭窄的游廊中,我就有点儿腿软。

 

石室外半圆平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观赏滇池的另类角度。

因为是傍晚,眼看光越退越远,在昆明城上廓出个金色的弧。以为光已经尽了,不知怎地,又携出一线,先是把滇池上的游艇照得金黄,紧接着把远处沙洲也映得金黄。随即,光线变得粉嫩,天上的云猛然娇艳。

站在龙门处,只觉着天上的流云压着滇池,压着大城。

我们躲在阴影里,它们在光线里,粉一下,金一下。

很快,阴影从龙门溜出,把那一点粉那一缕金,全掐灭在手心里。

天色黯淡下去。

只可惜,滇池的水半黑半绿,虽有波光,却沉寂。

若是时间倒推一百年,这会儿,正是东西二寺敲响暮鼓的时刻,鼓声随风而来,滇池上点点白帆,渐渐靠岸。

夜来,渔火在湖边闪烁。我们徐徐下山,去渔家吃一碗鱼。

 

西山绝壁空间狭小,地势陡峭,很多亭阁都因时因势而建,精巧是其特色。亭子几乎都在龙门石室之上,林木掩映之中,供人观景或休憩之用。

有座亭子叫烟雨亭,虽说有树荫遮掩,视线不是很好,相信修建者该是对西山四时景致都很熟悉,专门辟出一方空间给游人赏雨:不仅可以闻到高原豪雨击打山岩发出的泥土气息,更能听到雨势如擂鼓般的急促。

很想,在西山上赏一次月,赏一回雨。

就算滇池已死,也该有抚慰我心的好风好雨……

 

通往龙门的游廊。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云朵下的滇池和昆明城。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半黑半绿的滇池水。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穿道袍的观音。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可爱多于威猛的老虎。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傍晚上西山的萃萃。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从山脚到龙门景区,海拔上升了大约300米。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下山时看到超可爱的索道标识。

昆明小事之——80元包场的西山龙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