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事之——第一次骑上宝珠寺超陡大坡

标签:
伊姆宝珠寺大坡小轮档位骑行旅游 |
分类: 春城 |
城周众多户外路线中,宝珠寺算是热门吧,只要天气允许,总能见不少伊伯、伊姆、年轻人在盘山路上行进。或单纯爬山走路,或背着空水桶,到山端某泉眼处接些泉水再慢慢回转。骑自行车的人每隔几分钟就出现一个,从大坡上哗哗啦啦地冲下来或者气喘吁吁一下一下踩着脚踏拼命。至于开车的,可能是去泉水处接水的,他们从车上拿下的水桶通常绑成串,足有十来个;也可能是要翻山,前往团结乡某个农家乐,打牌、吃饭,过周末。
“伊姆们的生活不及伊伯的活力呀”,这样的字眼儿总是一闪念,然后继续挤压着自己的肺,拼死拼活往山上移动。
“我想再买辆小轮车,能变速的那种。”最近迷恋小轮,老爱骑辆无变速14寸“大行”出来混,有时还忍不住在一同骑车的伙伴面前袒露对小轮的特殊感情。
“还是先把宝珠寺的大坡骑上去吧。”骑友们都不看好小轮,或者说隐约觉得,人孬骑啥都一样,比如说面前的宝珠寺大坡,每次都把人搞得很狼狈。此路线和福州著名的徒步路线“白云洞”有几分像,也是起步大坡,海拔上得很快。不过,极陡的大坡也只在起步阶段猛然出现,而且还拐着弯儿,隐藏着,一拐比一拐陡,一拐比一拐吓人,如同某种变态心理游戏。
“应该能骑得下”。特意整了整久已不用的大车,出发前暗暗鼓励自己。
“以前骑不下,是因为档位没用好吧,左手都没用到1档。”
还没进入宝珠寺路程,开始准备:右手先拨到最大档位8,左手换到1。上坡开始,右手慢慢调下来,7、6、5。果然,是可以接受的踏频和力度。一坡,再坡,再再坡。右手档不断下降,最后居然降到2。这是个不能再降的档位了,降到1的话意味着退无可退,一旦最低档位上骑不动跌下车来,想再骑上去几乎不可能,齿轮挂得太低了,上车的瞬间不给力。
以龟仙人的速度慢慢蠕动,车头一左一右地拐,总往路边排水沟里去。还和两个走路的伊姆并肩了一会。
一直骑到档位可以调上来的路段,一拨一拨地往回调,右手调到4。对自己说:“可以了。”
以前从来不能一气拿下的大坡,这次也就,拿下了。
冬日里,好像比头几个月还胖点,体力谈不上更好,完全可能更差。
从前虽屡次骑不上,好处是对路线已非常熟悉。如此情形下,心理准备更充足,重新调整档位管理,更合理地分配体力,是拿下大坡的关键。
所以,骑大坡,相比心理调试和档位管理,体力倒还不是最重要的。
说到体力,我是个体力很一般的人,别说稍微有点要求的户外运动,就算去健身房跑跑步,都经常被其他大力神吓得一愣一愣。尤其让人沮丧的是,小时候得过两场挺严重的肺炎,肺活量比正常普通人还差劲。不管是爬山还是骑车,上海拔立马喘得像要死了一般。
在身体条件不那么给力的状况下想要达成某个小小的目标,只有不断尝试吧。
不过,户外运动无门槛。只要想,总能得到仅属于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