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稿——从鄱阳湖捕鸟乱象看未来中国环境保护

(2010-11-29 22:24:03)
标签:

捕杀候鸟

工作人员

捕鸟者

勾结

江西

鄱阳湖

未来

民间

生态有价

杂谈

分类: 尝试

从鄱阳湖捕鸟乱象看未来中国环境保护

萃萃

 

《人民日报》消息,江西鄱阳湖深处“天网”密布,越冬候鸟被捕杀。记者经实地探访,发现南昌市新建县、九江市永修县、都昌县交界处,不仅是捕杀候鸟的重灾区,当地候鸟保护站很可能与捕鸟者相互勾结,成为利益链条上最关键一环。当地缺乏监管的候鸟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

此新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诡异的鄱阳湖:湿地深处,夺命“天网”在光天化日下大喇喇地四处散布,最长的蔓延数公里,被网洞折翅的小鸟鲜血淋漓;某保护站留守工作人员正呼呼大睡,另几位自称巡湖归来的工作人员衣着干净,全然不像在湿地中努力工作过的样子,他们抖出的“战果”是一部挂满大小鱼儿的渔网,再加上满身酒气,貌似刚刚去哪儿连吃带玩Happy了一场。

若不是记者深入采访,很难想象,这就是无数候鸟经过几千甚至上万公里长途飞翔,想要喝口水、吃条鱼的过冬圣地。令人讶异的是鄱阳湖保护站的某些工作人员,他们把人性中的贪婪发挥到极致:一面从乡政府领取保护候鸟的工作酬劳,一面和捕鸟者建立猎捕渠道和交易黑市,“记者了解到,在鄱阳湖地区,只有凭着熟人和特殊的关系,才能购得被捕获的候鸟。不同的候鸟类型,有不同的价位。比如,一只活的天鹅可卖到2000元左右,而大雁则为800元左右。利益的驱使,使一些候鸟捕杀分子铤而走险。”至于,顶着“保护者”头衔的杀手们是不是每日名正言顺深入湿地,看看“天网”拉得结不结实,捎带手抓抓鱼,抢些小鸟口粮,我不得而知。根据新闻透露的信息,他们当中一些人确把自己的职责往相反方向努力。

对于此类悲剧,我只有同情。这同情,既给被冤死的远来候鸟,也给冤死候鸟的我的同胞。我完全能了解他们为何背叛职责:为了利益。人类一旦视金钱为自己唯一的宗教,别说会杀候鸟,杀动物,屠杀同类换钱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出卖环境换取利益从来都不划算,对自然的毁损就像往自己脖子上套绳子的死亡游戏,环境溃败得越快,其他物种消失得越快,人类的未来也越黯淡。

拿鄱阳湖候鸟被杀来说,我敢断言,对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影响:不论是鄱阳湖,还是别的什么地方,每少掉一只候鸟,就意味着农民需要多用一分农药,以控制日渐严重的病虫害。这些被农药浸泡的果蔬,最终会端上我们的餐桌,由短视同胞欠下的血债,最终由全体国民一起还。

从事生态学研究和环保工作的北京大学教授吕植不久前提出了“生态有价、消费有度”的观点,倡议将环境保护工作与保护者的经济利益相结合,参照森林碳汇市场化交易的办法,让为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付出努力的普通人从因良好生态环境获得愉悦与幸福的其他人群中获取经济收益;同时倡议国人将日常消费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

如果把这一观点运用于鄱阳湖,意味着担负候鸟保护的不再是保护站的几个工作人员,而是全体周边百姓,由他们承担让每只候鸟安全过冬的职责。这一工作经由科学计算,把此举对环境产生的良好影响换算成钱,再由直接受益的人群买单。

我愿意相信,这是解决中国环境之殇的最好办法,因为每个人都是付出者,每个人也都是受益者,保护未来生态的力量就在民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