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稿——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2010-11-21 21:32:06)
标签:
中国胶州路上海的悲恸遇难者普通人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杂谈 |
分类: 尝试 |
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萃萃
11月21日是上海火灾遇难者的“头七”之日,胶州路728号大楼前举行了“11.15”特大火灾悼念仪式。赴火灾现场悼念遇难者的除上海市领导班子成员、遇难者家属,更有自发前来悼念同胞的上万名普通民众和自发出现在街头用音乐表达哀思的交响乐团。
当我在电脑上打下标题的瞬间,无数网友正通过微博传递胶州路上发生的每个细节:一位叫“麦卡PULP”的网友分享了现场归来的几点感受:“一、秩序井然,市民自觉绕行排队,世博园调来的白色排队栏杆无用武之地被搁置在旁;二、民众情绪克制冷静极少喧哗;三、排队听左右议论,发现中老年人资讯全不落伍,街闻巷议之外,上海综合媒体这次普遍给力功不可没;四、两点不到时下了小雨,天在看;五、头七,哀悼暂歇,追问不止。”另一位叫“梅小排”的网友说,她正手捧白菊赶往火灾现场:“105支大头菊,代表所有的死者和失踪者。对不起,我迟到了……”
尽管身在昆明,尽管只是这场人间惨剧的遥远旁观者,从胶州路发出的声音仍然强烈撼动着我,让人喉头阵阵发烫。在不断上传的哀思、现场图片和对火灾责任的追问中,相信众多国人与我一样,真切感受到来自上海民间的力量。那些行进在胶州路上手持白花的普通人正是今日历史之实践者和记录者,同时,他们也传递着中国未来的希望:我们不仅爱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更关心所有陌生人的生命,他们的痛即是我们的痛,他们的好即是我们的好,他们的前途、命运即是我们的前途、命运。
对于这场本不该发生的大火,种种问责之声不绝于耳。几日前,新华社连发三篇评论,“严评”上海火灾的违法违规之处,并直指有关部门没有强制把关。来自上海的媒体更以《上海的悲恸》为题,反思中国的城市生活,并提出新的疑问和思考: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时,为何不将城市消防总体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高层建筑消防自动灭火设施建设等纳入规划之中?中国的建筑师为何不懂火焰蔓延指数?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达到了发达国家最发达城市的水平,但其建筑材料为何仍然停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
逝者已矣,无数生者仍然住在充满隐患的高楼之中,谁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美好?我相信,这是所有中国民众的疑问。今日,上海市民给了一个最有力的答案:不是别人,唯有自己——正如著名批评家崔卫平所说:“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当胶州路被鲜花铺满的时刻,有关这座城市的理性校正也在启动。
11月21日,是属于上海普通人的日子。
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