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事之——夜骑西山(充满离奇)

标签:
西山龙门夜骑滇池岔路口宝珠寺筇竹寺旅游 |
分类: 春城 |
第一次,半夜三更地,从西山龙门俯瞰滇池和昆明城。被灯光围住的大湖,它是这个样子,黑的部分都是吧:)
自打几个月前反爬卧云山再从筇竹寺方向摸黑下来,我就有点被不带灯夜骑范儿吓破了腿——骑到半道,小腿紧张得直抽筋,不得不停下来紧急处理。打那儿以后,但凡有人建议夜骑,俺立马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消失不见鸟:)
掐指一算,吓破腿的日子已经过去许久,失忆症也适时发作,加上最近昆明处于史无前例的阴雨秋季——据昆明人自己说,从没见过秋天下这么多雨的——好容易有几个晴天,当然得干点儿撒野出格的勾当,以不负秋光不负君。
在乌漆嘛黑的山路上狂奔狂奔,是对目前昆明城到处拥堵寸步难行的最有力反抗吧:瞧瞧这个破城市把俺们逼的,只好晚上趁大伙儿都睡了出来混!
原计划是夜骑宝珠寺,一起玩儿的女伴被盲人按摩摧残了,腰疼,于是改骑西山(可见相比周边很多路线,宝珠寺大坡属于变态级别),说了个鬼都不知道的汇合地点,可怜我从滇缅大道稀里糊涂地奔到春雨路,一面奔一面心里直打鼓:这到底是哪儿啊,怎么都是些神头鬼脸的水泥厂铜管厂电厂啥的呢?
每次停下来看路牌,都有辆马车超过我,简直是誓死和小粉较劲到底,并且每次超我,车老板都要说话:“女娃,坐马车噻。”女娃,你东西掉了哇。”“女娃,你要去哪儿,我说给你嘛!”若不是心急火燎忙着赶路,十有八九要和这位赶马人聊上几句,也不知他和他瘦长的马车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他可能三十或四十岁,起先站在马车上赶马,后来坐下来,孤单疲惫的样子。很消瘦。我过铁路时,挂在车后座的水壶被颠掉了,他在后面大声叫我,还把马车停下来,看着我捡起水壶。
在一个可疑的黑乎乎的大门口,我决定再问下路。等眼睛适应了大门里的黑暗,才看清,一群人正围成圆圈跳舞,无声的,没有音乐,也没有其它声音,踩着整齐的脚步。我来不及震惊,赶紧退出来,心想,奶奶的,不是进了某个公墓,撞见那啥了吧——大门里有座很高的山,露出大角。大门另一边有人正在发动摩托车,奔过去,问他这是哪儿,他说了个名字,某某公园。我不放心,有时公墓也叫公园的,加问了一句,不是公墓吧?他笑了,说,不是。
他是个穿制服的大叔,摩托车上有“西山”“警”的字样,我以为他是警察,后来才知道,是协管员。他问要去哪儿,我连忙打电话,再次确认汇合地点,在一个离西山还有几公里的岔路口。大叔认为我是北方人,从城的另一面来,要赶着出城,他劝我不要出城了,太晚了,不安全,然后决定把我送到汇合地点,那个岔路口:)
于是,大叔在前面开摩托,我用小粉后面追。
到了岔路口,大叔说,不要往那边拐,路很不好走,连我的摩托车都上不去。伙伴们终于出现了,我请他们帮忙拍张合影,大叔显得很腼腆。
这次夜骑,我还是有准备的。在小粉上绑了两个头灯,一个开近光,一个开远光,哇塞,加一块,跟没有似的:)好在其他人的灯锃明瓦亮。有一个,还专门不用灯,就黑乎乎滴骑,把忽然转弯过来的汽车吓得够呛。
在我们再三要求下,他开了一盏红灯,挂在头顶。在西山黑黢黢的夜路上,看着比普通人身高更高(骑在车上要更高些)的红灯一下一下挪进,周遭空无一物,蛮诡异的。不到近前根本看不出那是个骑车的人。
柏油盘山路,不宽。偶尔有几辆车。
白天熙来攘往,步行上山的,开车上山的,到了夜里,都不见了,剩两边的大树更紧密地护住路,露出一点点天空。
路上遇到一个独自下山的,孤零零地走着。他忽然出现时,我的心猛紧了一下,于此同时,分明看见,他也抖了下。快到龙门时,出现一对小情侣,听到自行车声,搂得更紧了。
看过灯火铺陈,吹过夜风,我们决定下山,再不下就冻死了。
一面享受下坡的放纵感,一面大声唱歌,扯着喉咙往高里喊,觉得心里真是痛快。骑在最前面的男生说不冷,然后大声地吸了吸鼻子。我早抖成筛米状,连小粉也跟着乱抖起来。下到山底,向西紧奔了一阵,过了公路桥,再转弯,居然骑在滇池的大堤上,只需拨弄下车把,就能扑通一声掉进里面。
深夜的滇池是黑的,据说,白天它也是黑的,相比之下,夜晚的黑样子更好看些——听沉甸甸的波浪颇有力度地一次次拍过来,忍不住大叫:“原来,它也是有潮汐的呢!”
吃顿“个旧鸡脚王”,再骑回城里,凌晨一点了。
街上依旧车来车往。去夜场狂欢的人们,也在回家路上。
送我到汇合地点的协管员大叔,送了有好几公里呀!号召全中国的警察们向他学习!!!!
我的骑行伙伴们,正在西山龙门下的小房子边欣赏滇池夜景:)喝凉水那个喜欢不带灯盲骑。
爱搞怪的男生和穷得瑟的女生——骑西山穿太少真不行,山上风大,滇池边温度更低。拍照的也是盲拍,比着乱拍,拍时啥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