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太不同之——在小摊首都曼谷漫步

标签:
小摊之都考山路老百姓讨生活自由自在政府曼谷印象泰国旅游 |
分类: 行走 |
曼谷,泰国的首都,绝不整洁。
连我觉得老土和匪气的昆明都比它整洁。
在国人标准里,绿树成行、街道溜光水滑、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如北京,如上海,那才叫国际化大都市。可惜,给外人看的光鲜感和政绩感不是曼谷特色。它更像是小百姓们都可以讨生活的摊子城市,是被城管追打的中国小商贩们做梦都想拥有的城市。
离大王宫(相当于北京故宫)只有几步之遥的街边,小摊贩们摆开桌子卖饭,卖水,只要花25bar(相当于5块人民币)就能吃上一顿有猪肉、鸡块和炒青菜的晚饭。
在国家博物馆所在街区,越接近大门,摊位越多:卖快餐的,卖冰水的,支着大阳伞,提供板凳。一位会讲英文的老太太守着博物馆正大门,热情地推销炸香蕉、炸豆腐:将各样菜蔬、水果、面粉混合而成的炸丸子用大匾箩盛放,很招摇地堆成大堆。我挑了几样,老太太手脚麻利地把不规则球状丸子和三角块豆腐叉到匾箩一角使小刀分小,用袖珍透明袋子盛些蘸料,拿皮筋扎紧,再拎出根竹签,和分好的点心一同夹进塑料袋,拿出20和5块的泰铢,往我眼前一比。
拎着25bar的零嘴,在博物馆院子的树荫下找长凳,边吃边想:咱国家卖零嘴的老太太们着实应该到曼谷来和丸子阿妈抢生意,守着大王宫、博物馆,卖炸春卷、胡辣汤、蒸饺子,一天不用多,买个500bar就能过得不错,还不用提心吊胆被些假装胸怀城市整洁实则想逼人进场交税的公职人员追打。
曼谷的公职人员不是在大街上指挥交通(警察),就是在大王宫、博物馆里指导游客呢:“Ticket office is over there。”
作为普通游客,我们在曼谷的日常消费和在国内旅行差不多:考山路附近的“Rambutrri Village”单人间18美金、双人间28美金,如果你不辞辛苦地“货比三家”,能找到更便宜住处。吃饭,考山路到处是卖炒面、芒果饭、果汁、去皮水果块的摊子,有100bar足够用。就算去小店吃满是大虾仁的海鲜炒饭,满是鱿鱼段儿的汤面,一人100bar也绝不寒酸。
夜晚的考山路,简直就是小商小贩和全世界各地游客们共同上演的super show。
果汁摊子,露天的,摊主正忙着把芒果菠萝椰子同冰打在一起,30bar到50bar一杯,是奥热天气里最好的解暑饮料;酒吧,露天的,街边塑料小圆凳既是桌子也是凳子,能摆pp,也能摆酒,当然你去seven eleven买听啤酒坐街边喝具相同效果;按摩店,露天的,街边一排躺椅,一排老外,每人脚上都包着毛巾,前面小板凳上坐着的女孩正给客人足底按摩呢;衣服店,露天的,各式T恤挂在简易的架子上,凉鞋插成排,行人可以顺着街区边走边选。
除了固定街摊,还有很多移动商贩出现:卖饭卖水果的,卖飞天小飞镖和镭射手电筒的,卖画卖素描的……会各国问候语的商贩和往来人群让原本就狭窄的街道更加狭窄。
连续两个晚上,我站在街边看人,看那些擎着纸盘边走边吃的,看拽着行李箱子大步赶车的,看和摊主你来我往砍价的,看围作一堆闲聊泡妞的,看步履匆匆貌似找厕所的,每个人看上去都蛮享受自由街区的自由气氛。
没人偷没人抢。
街口每天停着换钱的车(多如牛毛的换钱店、换钱车不是政府的,是私人的),后车厢里开了个窗口,服务员等着有人拿美金来换泰铢。司机呆得有点儿无聊,掏出手机对着游客一顿扫射(拍照)。停够了,开去下一个点。
曼谷的街道属于民众,老百姓想出很多养活自己的办法。就算我当街铺块布,把身上的手表、耳环、衣服脱下来摆地上卖,估计也没人有意见。同行的另两个女孩甚至坐在警察局门口吃了一餐饭,当时电视台正在进行采访,一位大官接受了访问,没人赶她们走,没人觉得让民众随意地蹲在街边,影响了市容。
旅行伙伴们纷纷表示自己要以雕虫小技在考山路讨生活——
便便:推个车,卖漳州卤面。
可可:举个牌子,出价和人分享我的房间。
牙牙:做点甜点拿出来卖。
阿老师:英语中文双语导游。
我:当个骗子,每天拿两包玉米出来骗游客(在去大王宫的路上,有很多野鸽子,热情的骗子撕开玉米袋子就往游客手里塞,等傻游客喂完玉米再收高价)。
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国民年收入在今年终于达到了人均3000美元(真的吗),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泰国,早在1996年就已达成这一目标,比我们早14年。
进入新世纪,泰国的发展速度放慢了,在国际上仍被认为是个初等发达国家。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之首都,很宽容,到处是小商小贩。
发展中大国……
离开曼谷的头一天,在博物馆逛累了,去街心绿地小坐。一家皮肤黝黑的泰国人在树荫下铺块布,全家人坐在上面,小狗也拉长身子,占住布的一角。
我们看他们。他们看我们。笑。
一个流浪汉模样的人走过来,在我脚前放了块坐过的报纸。那意思是说,给你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