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稿——我们要成为哪一种力量

(2010-08-01 23:04:18)
标签:

孙老伯

救人

好事

何大妈

女儿

质疑动机

热议

掉入荷花池

杂谈

分类: 尝试

我们要成为哪一种力量

调兵山

 

杭州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引来网友热议。(《京华时报》8月1日报道)

网上关于此事热议的焦点在于救人老伯该不该自己要求被表扬。很显然,何大妈的女儿认为不应该:“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尽管老伯再三声明是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教育一下当天袖手旁观的年轻人,但大妈的女儿还是很不理解,觉得做好事就应该不留名,大伯被媒体报道,她感觉“吃了个闷亏”。

看完相关新闻,笔者的第一感觉是,何大妈的女儿韩女士对此事的处理很有点“二百五”:整件事中,何大妈和韩女士都是受益者,试想,如果没有孙老伯及时相救,何大妈很可能延长其呆在荷花池里的时间,若因此生病住进医院,作为女儿的韩女士自然要拿出相当的金钱和精力负担此事;现在何大妈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这不是天大的幸运吗?事后孙老伯要求媒体采访,虽说这种表达有点出人意料,但找家媒体来报道八旬老翁跳水救人应该不是太难办到,经过媒体积极宣传,孙老伯有望成为全杭州人的学习榜样,在老人助人精神的影响下,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伸手帮助身处危难的同胞,何大妈和韩女士居住的城市变得更加温情和文明,这不是很幸福的选择吗?

如此利人利己的好事儿,到了韩女士这儿居然变得异常艰难,以至于上网发帖质疑孙老伯救人是出于功利目的。好在,网民们不是糊涂虫,有网友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做好事得不到承认,下次谁还愿意做好事?下次何大妈再掉进荷花池,谁还来救她?”

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必张扬”的观点,意思是孙老伯做好事当然是值得表扬的,但也不到要大力张扬的地步。对此,笔者也不能赞同。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生存环境每况愈下,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可每到该明确表明态度的时刻,又有人选择默不作声了。就像孙老伯,明明做了一件值得骄傲的好事,却有人劝他保持沉默——就好像救人是件多么丢脸的事儿似的。

当该得到肯定和赞扬的行为没人理会,该被鄙视与制止的行为大家又视而不见的时候,世界怎能不堕落?

每个人能成为影响世界的力量,就看我们如何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