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2010-04-06 07:35:22)
标签:

磨坊

古德

江水

电站

把边江干枯

大理南涧

见闻

旅游

分类: 行走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张老师和陈老师的少年时代在南涧乡下度过。

张老师在离县城很近的南产村插队。陈老师在六十多公里外的村庄,离小古德不远。据说,那时的“把边江”宽且清澈,江水滚滚,汇入红河。今日的把边江,瘦成一把,站在公路边,一个巴掌就能盖住它。

他们说,石洞寺村,曾有一壁的古建筑。衬着古寺的,是水。我们顺着极陡的小路下到江底,不费吹灰之力跨过“小河”。河滩坑坑洼洼,沙土堆积,一阵风来,黄沙弥漫。

据说,江中一景“鸡蛋石”边,水曾大得可以修水电站。每次陈老师回忆少年时代努力在江边修水电站,由于原因种种最后没搞成,我都暗自庆幸——当然,白庆幸一番——现今中国怕是再找不到一条绝对自由的大江大河,把边江不会被轻易放过。车过水电站,眼看着细瘦的把边江水进入电站,消弭不见,只剩下一段裸露的河床,乱石堆积。至于曾被江水冲圆的“鸡蛋石”,现在完全是个裸蛋。

快到小古德时有一个处河湾。三十多年前,陈老师背着几十斤玉米到河口处的水磨坊,排队磨玉米面。他手指的方向,只剩黄水一点,土巴巴的河滩上摆放了许多泥砖。稍远的路边是被破开的山体。

一座歪歪扭扭的水泥桥旁是旧有的石拱桥。拱桥虽残破,比水泥桥美一万倍。两座桥头边,竖了个大牌子,上写:

“别在绿色消失后我们才去后悔。”

我猜,可能是用作书法展示的。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隔岸看到石壁上的古建筑,我们决定下谷底去看。反正,江已瘦到能轻易跨过。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裸露的江滩,沙土散乱、黄尘暴起。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石洞寺,不知来历。寺中供奉杂乱,像是道教庙宇。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所奉石偶。可能是些民间神祗。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这个双面石偶,尤其古怪。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照看寺庙的老人。左边一位,祖籍贵州。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昔日大河流经之地,已变作田。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从寺庙向下看,枯黄一片。我原以为,此寺的修建是为了镇水。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曾插队落户在河谷深处村庄的陈老师说,此地原有一座水磨坊。现在的河滩被砖厂占据。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传说中的鸡蛋石。

 

去茶山之——我们不懂什么是后悔(那些刺目的景象)

从峡谷里看村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