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线路建议(给韩队长)

标签:
地震灾区四川汶川旅游 |
分类: 行走 |
一、基本线路:
成都——汶川——北川——青川
二、考察地简况:
1、汶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从成都到汶川146公里,中间路过都江堰。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因汶水得名,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 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全县辖6镇8乡。县城威州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北川羌族自治县(绵阳市)——从汶川到北川大约50公里,中间经过茂县。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县城距绵阳市区60公里,距成都160公里。
北川历史悠久。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正式建县。据史籍记载,北川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另外,北川是红军长征路过之地,1935年,北川人民积极参加红军、支援红军,为夺取千佛山战役胜利,保证红四方面军向西挺进,与中央红军会师,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1953年,北川被确定为“革命老根据地”。
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
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几乎被夷为平地。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
震后5个月,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
2009年4月21日,北川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自杀。
3、青川(广元市)——距省会成都349公里。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甘、陕三省结合部,县政府驻地乔庄镇。
青川县名因“其水清美”而得,自西汉置郡至今,历代设置州、县、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古时是秦陇入蜀之咽喉,为历代兵家之争,商贾必经之地。氐人曾在青川建“仇池国”,历史上著名的阴平古道、景谷道、马鸣阁道横穿县境东西,连接着古丝绸之路。三国时著名的“蜀中三关”之一的白水关雄踞县城东南。
1979年在县城附近发掘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木牍,为研究封建社会初期的法律和书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青川有还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
青川县地处龙门山断裂带,是“5·12”特大地震中,列北川、汶川之后的第三个极重灾县,又是余震集中区。青川县,年财政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虽说地广人稀,由于受灾人口数高达25万人以上,因此这个历年来依靠转移支付方能正常运转的县显得特别艰难。
木鱼镇受灾很严重:木鱼中学学生宿舍垮塌,300余名学生被掩埋;东河口村两面山体崩塌,村庄和780余位村民被掩埋至100多米深处,青竹江被阻断,形成了18米深的堰塞湖,半山腰上的东河口小学荡然无存。汶川大地震还造成了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
当地村民在今年2月发现一些地方出现地热和可燃气体,经实地考察过地质专家初步认定为地热和天然气。
三、考察重点:
汶川:映秀镇。
龙门山——主要是感受龙门山地震带上目前的自然景观,如震后的山峰、堰塞湖等。据说,目前龙门山仍处于地质活跃期。
北川:北川中学。
县城。
青川:木鱼镇。
四、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交谈很重要。或许,和当地人交谈才是四川之行最宝贵的经历。
顺便看看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