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地儿一落停,咱们立刻去街上,一方面利用天没黑的这段时间查看下乡情,也找个馆子吃晚饭——出门儿的好处之一是:到点儿就吃饭!
不长的两条街很快就走完了,转弯进了村子——乍一看,老勐乡、老勐村也就是水泥路和土路的区别,但若和乡上难看的水泥房子相比,还是村儿里的木楼、水井,好看。
远处传来阵阵铜鼓声。顺鼓声一路寻找,眼前出现了这座似乎供奉着重要神祗的竹楼,鼓声就从那里传来。
原来,这是一个叫“老寨”的傣族村庄。按照习俗,锣鼓在年三十夜里由“龙头”家请来(龙头是村里世代保存铜锣鼓的人家),并在这一天敲响,三天三夜不能停歇,震天的鼓声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三。
我们恰巧赶在鼓声即将结束的这一晚出现在村中。
老寨人反复说:“你们咋不早点来呢?昨天我们还穿民族服装呢!敲了一整夜,跳了一整夜!”
既然这样,就让我们珍惜这上天赐予的机会,让鼓声更响,更响!
激越的鼓声是对上天的倾诉——请赐给我们平安、欢乐、五谷丰登!
晚八点,持续了70多个小时的鼓声在经历了最后的喧闹后,戛然而止。村里的老年男子带领一众男丁在神牌前肃然站立,跪拜——这一夜,很庄重。
锣鼓由龙头带回家中,只待明年再次敲响——走到村口时,鞭炮齐鸣。
老人们意犹未尽:”我们一会要跳舞啊,你们来不来呀?”
“来!当然来!”
我们并没能等到老人们跳舞,据说,他们都喝醉了:)
我们等到了猪筒骨!一吃再吃的猪筒骨!
据说,老勐傣族的猪肉宴也是不能撤的,要连吃三天!
这是我们吃的第一餐晚饭!
这是第二餐!
席间有人唱起了小曲:)
有人说:“某某让我练酒量,我要抱着必醉的决心!”
结果,当场被结果:)
我还认了个干弟弟。
干弟弟邀请我们第二天继续赴宴!!!
按照老勐傣族的习惯,大碗儿喝酒大块吃肉的日子只到年初三。
初四,该下田干活了。村里人有时间继续宴客吗?
且看“红河州发现之旅”第五集——我们都是实在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