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走 |
最近看了《山野》上的一篇文章,有关一支矛盾重重的民间登山队在西藏一次失败的登山。队长和队员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大部分队员下撤,队长和另一队员结组继续向上,在未能登顶的下撤过程中,和队长结组的那名队员掉入了冰裂缝里,被困30几个小时,幸运的是最终被成功营救,并且没有发生严重冻伤。
技术较好的队长、认为未被信任而下撤的队员和被困冰缝的队员都写下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专业登山者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而我,一个也梦想着也能够体验这项极限运动的人幸运地看到了这篇文章,这使我对商业登山有了重新的认识。
能够做到阿尔卑斯式攀登的毕竟是少数高手——据说,在国外,用这种方式完成高海拔攀登的也是少数。作为一个初级雪山入门者、一个普通的爱好者,作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人,我们还是要接受雪山的商业化,因为这意味着花更多的钱可以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一旦发生危险,也能够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救助。毕竟不是谁都能在被困冰缝那么久后还完好无损。
在雪山的艰苦环境下,当面临困难和抉择时,参与者的情绪、感受都会被放大,如果不能做到彼此非常信任,大家互相倚重,互相负责任,面临失败是必然的,就像《山野》上记录的失败一样。
在我看来,即便队长成功登顶,这也是一次失败的登山。因为对于一次组队登山,信任的丧失已然是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