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若梦---事如春梦了无痕之一

(2007-04-05 09:23:16)
标签:

浮生六记

分类: 只关爱情,与嘿秋无关
也许太多人记忆中的爱情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如焦仲卿与刘兰芝,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已成为了千古绝唱之美谈。其实人生真的不是很长,为什么大家都不能去珍惜把握当下的爱情呢?如果能把一段爱情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得走下去,那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和感动呢?
我很爱《浮生六记》,沈三白与陈芸,钱钟书与杨绛是我最为喜欢的两对伉俪,不知道为什么每每看看《浮生六记》便让我想起了《我们仨》,看到了杨绛的自传又让我想起了沈复,也许他们本身就是一种感情的轮回吧!
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逍》的真伪尚无定论。四记穿插而记,虽均为日常琐事,闺房趣话,平淡无奇,却让人深陷其中,林语堂曾经作序“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最美丽,因为这书的作者,她的丈夫,并没有这样推崇,但是谁能否认她是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我们有时在朋友家中遇见的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愿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和她夫妇吃中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乳腐)卤瓜之时,你们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毡把你的脚腿盖上。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倾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到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不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因此,我说她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沈复和芸琴瑟合鸣,更如知己,知音,一起吟诗作对,偕友同游,研究烹饪,恩爱之情,幸福之态跃然纸上,正如林语堂之言,如果能作为如此一对伉俪之友人,也是人生之幸了。
我喜欢芸的单纯,才情,聪慧,痴憨,她犹如一块璞玉,被三白发现奉为至宝,犹记“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芸对三白之情清若白粥,昭然若揭。
两人终结连理,“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