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系弥勒佛坐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雕刻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岩壁上,因背倚岷江南岸的凌云山,山上有凌云寺,因此又名凌云大佛。
乐山大佛动工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发起者为海通和尚,但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不幸去世,工程也一度中断。十年后,海通和尚的徒弟继续修造大佛。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工程再次停工,直到四十年后,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乐山大佛才宣告完工,前后历时90余年。


乐山大佛两侧为红砂岩,红砂岩质地疏松,容易风化,比花岗岩软,适宜雕塑,但也容易受到侵蚀、风化。乐山大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受到多次自然、人为等各种因素的破坏,很多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明末清初,乐山大佛更是遭到张献忠农民军的严重损毁。


沿着“之”字形的扶梯,可以一直走到大佛的脚下。

崖壁上,那些曾经栩栩如生的雕刻佛像已经看不出往日的模样。


小时候,一部《神秘的大佛》看得热血沸腾,里面的那些武打场面今天虽然看上去稚嫩可笑,但毕竟是上个世纪里那些为数不多的、可以令人肾上腺激素加倍分泌的热闹画面,剧中看上去就生猛凶残的沙舵爷,文静果敢的私家女教师梦蝶,文质彬彬的南洋华侨司徒俊,为捍卫佛宝、不惜失去一只眼睛的海能法师,心怀叵测、武功高强的小和尚都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句“双眼可挖,佛财难得”甚至成为我小时候游戏的暗号。30多年后,乐山大佛就这样真的出现在面前。

佛祖的眼睛似闭又睁,向下俯看着芸芸众生,也许只有滔滔岷江水才能了解其深邃难懂的内心。





原来游人还可以爬上大佛的脚面,但现在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已经不允许游人再上去了,只能在这个角度试着衡量一下这双世界上最大的脚掌。

连脚指甲盖都这么厚。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设计有一套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隐而不见,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在《神秘的大佛》这部电影中,佛宝就藏在耳朵里,所以在这个角度,我特意仔细观察了半天,结果什么异常也没有发现。呵呵,电影里面的事情可不能随便相信啊。

四名来自西藏的喇嘛被两名来自日本的老年妇女团团围住,合影留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