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考是网瘾大学生的避风港,网游是问题青少年的海洛因

(2011-06-30 18:12:11)
标签:

杂谈

       清考是网瘾大学生的避风港,网游是问题青少年的海洛因

2002年,我从美国退休回国后,听说中国的高等院校有“清考”制度,就是在毕业前夕给挂科的大四学生们再一次放水式的补考机会,好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这种让不合格大学生蒙混过关的清考,实质上是为了保证学校的“高毕业率”,是误导大学生、欺骗社会的无诚信反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耻辱。很多玩游戏的大学生就是因为有大四的清考可以“保底”,长期肆无忌惮地沉迷于打打杀杀的游戏之中。其结果,严重降低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这些实施清考制度的院校向社会输送一批批的废材。

调查表明,当今中、小学及高等学府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量学生迷恋电脑或网络上的游戏。每年受处分、被退学的大、中学生里面,有80%左右就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醉心于所谓“电子竞技”而荒废学业。尤其是男性学生,90%以上喜欢在网游中追寻虚拟的成就感,消磨有限的宝贵青春。在不少男性大学生宿舍里,一人一台电脑打游戏,硬是把大学宿舍变成小网吧。

游戏本应该是人们在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或劳动之余的娱乐方式,是一种能有益于青少年身心的放松活动。可是,不良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游戏因其无限性、成瘾性及教唆性,已经成为千百万学子日常生活的主要、甚至是全部的内容,成为影响他们学习与健康、甚至使他们堕落犯罪的网络海洛因。

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一部分确有社会责任心的高等学府决定取消清考制度。今年,以严格学风闻名华中科技大学有852名大学生不能如期毕业。这种实事求是的治校作风将会引起莘莘学子们的认真关注,给学生游戏玩家们敲响人生的警钟——不能再心存侥幸地痴迷于妖魔鬼怪的游戏世界里荒废学业、贻误青春。

老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向华中科技大学那样,以对人民、对社会、对千千万万辛劳而善良的家长们负责,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办学,引领学生们在校园里刻苦学习,在高科技时代健康成长。同时,我们更希望与游戏相关的部门与企业,不要只是为了牟利而忽视不良网游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危害,一定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认真清除使人成瘾的有害游戏,实行分级制度,大力开发绿色游戏,给孩子们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高校要严出 毕业标准不能“放水”

                    2011年06月29日   楚天都市报

    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华中科技大学800多名2011届本科学子未能如期毕业(详见本报6月23日A02版、28日A20版),引来各方关注。昨日,武汉高校多名专家学者认为,高校既要帮扶学习困难的学生,又要严格遵守毕业标准,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我们的教育是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线。”知名教育专家陶宏开在谈到国内部分大学生未如期毕业的现象时表示,现在中国大学生中,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超过1/3。这是导致大学生不能如期毕业的主因。“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很多学生并没有树立读书的理想,在考上大学后就认为完成了任务。”陶宏开分析说,在大学这种开放的环境下,失去了监管,很多学生也就失去了人生目标。

    也正是为了让学生坚持人生的目标,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介绍,该校在每年新生进校时,校长、老师、辅导员都要对大学生进行系列讲座和辅导,重点向新生传授“培养自学的能力,培养从被管理者到自我管理者的角色的转换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自就业的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马敏说:“学生要有对人生的追求,大学要坚持大学的标准。”

    而在陶宏开教授看来,部分高校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上完课就走,缺乏责任心,确实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毕业情况。“现在部分高校没有把心思放在教学上,只想搞科研、评职称、赚大钱。这种现象令人痛心。”

           华中科大800多名未能如期毕业学子的痛与思(节选)

                  2011年06月24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852名毕业生无法如期毕业,还有70多人拿到毕业证但不能如期获得学位……昨日,本报《华科一成2011届本科生未如期毕业》(A02版)的报道引发多方关注,转载网站达数十家。华中科技大学素以“学在华科”的严格学风闻名,为何这么多本科生不能如期毕业或拿到学位?记者通过采访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发现,部分同学的大学生活引人深思。

               曾经的网瘾少年:大三“回头”有点晚

    当其他同学正在参加热闹的毕业典礼时,汪明(化名)则安静地窝在宿舍里。彼时,他回想着自己不怎么顺利的大学生活,“是一个教训,无论对自己还是后来的学生。”他总结说,这四年暴露出自己的很多问题。

    2007年,汪明以600多分的成绩考入华中科大,“高中越被管得严,到大学里就想放松。”他告诉记者,大一时沉迷网游,玩得最厉害时“晚上在网吧通宵,白天在寝室睡觉”,挂了很多门课;大二时更没信心,两年下来有20多门课没过关;大三后幡然醒悟,开始“猛补”,可如今仍落下三四门。“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一般单位都不要。”汪明说,学校管得挺严,有些外校比他玩得更厉害的都顺利毕业了,“可我也知道,学校都是为我们好。”

    如今,汪明准备边打工边自学,等拿到毕业证再好好找份工作,“不能再让父母操心了。如果明年能补齐所有课程,还会回来参加毕业典礼!”

                 严师汪建:十几个毕业生求情,决不放水

    华科严师汪建说,近几天,找他求情的毕业生有十几个,跟随他在课后补习的有五六个。“我不止一次想过,是不是‘放一马’算了?毕竟换位思考下,同学们考研、出国等压力都那么大,有时因几分没过就要重修实在可惜。但各种理由归结到最后,仍是同学们自己重视不够、努力不够啊!”汪建曾在受访时这样说。他昨日也表示,求情没有用,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要求,只要认真听课、好好复习,就一定能过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