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游之祸在高等院校蔓延(五)

(2008-01-17 23:42:58)
标签:

杂谈

 

         网游之祸在高等院校蔓延(五)

    前几天,《羊城晚报》对广州高等院校大学生网瘾的严重情况作了连续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大学生网瘾问题不仅是在广州,在全国各高校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下面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报告,及安徽、温州、武汉等地区网瘾对大学生危害的相关状况,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调查显示80%退学大学生因“网瘾”

                                 来源:搜狐

    据新华社合肥2月5日专电日前在合肥举行的第五期全国大中学校团组织心理咨询工作培训班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文斌介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这些孩子对于网络的依赖比高中生还要厉害。

                       饭可以不吃网不能不上

    徐小辉是合肥某重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学一年级时一次偶然的上网经历让他从此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徐小辉开始千方百计挤出时间上网,最后发展到逃课的地步。“因为晚上包夜便宜,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晨7点只要5块钱,而白天1个小时就1块多钱。”为了挤出上网的钱,徐小辉常常一天只吃中午和晚上两顿,并且都是泡面或面包之类的便宜食品。“饭可以不吃,但网不能不上。”徐小辉说。

                       退学多因沉溺于“网游”

    去年底合肥工业大学组织对该校附近25家网吧的一次巡查发现,大学生沉溺网络的状况令人堪忧。该校学工处宋黎明介绍说,当天巡查虽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粗略统计25家网吧共有约800多人上网,其中绝大多数是工大、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周边高校的大学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上网成瘾。

  上午10时

  校园周边网吧座无虚席

    该校去年的一项摸排调查也显示,该校退学的学生中有90%是因为沉溺于网络导致学分修不满被勒令退学的。同时,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 

             调查显示网瘾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杀手

                                来源:东方早报

    今天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但温州数家高校昨日披露的一项专门针对该市大一学生做的心理健康测量普查结果却显示,二成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网瘾已进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杀手”行列。

    参加调查的高校包括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职业学院等,调查显示,16%至20%的该市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其中10%的学生属中度以上,有间发性的精神问题;4%至5%的学生已到了重度,需立即安排辅导,长期跟踪。

    大学生的网瘾并非是少数行为。宁波市政协对市区学生的调查发现,14.8%的中学生被列为网络“瘾君子”。网瘾具有传递性,不及时疏导,就会在大学时期“蔓延和扩大”。浙江师范大学在“大学生高消费调查”中意外发现,在对浙江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150名大学生抽样时,近一半的学生迷恋于“星际”、“魔幻”、“CS”等网络游戏,“而且近乎疯狂”。心理专家表示,网瘾如果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精神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容易兴奋、焦虑、抑郁等,严重者会引发自杀等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过网瘾也可通过网络治。作为新技术手段的网络也成了攻克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温州各高校心理教师目前已建立通过网络QQ聊天等形式与学生沟通,跟踪辅导,以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调查显示大学生退学八成因网瘾

                            作者: 徐啸寒

    武科大校报主编李灿华提醒,大学新生,很容易在踏进大学校门后,产生“放纵”情绪,迷恋网络。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上网问题,学校也不应一味阻止学生上网,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

  如今的大学生,如果不会上网,无异于外星人:选课、评教、查资料、与朋友沟通、游戏、小说、博客,甚至开班会、找工作等,都要通过网络来进行。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但是,网络在为大学生打开一扇便利之门的同时,也让一些大学生坠入“网瘾”深渊,不能自拔,最终影响学习,留级、休学,直至退学。

   去年,武科大校报编辑部派出记者团50余人,对校园周边网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暗访,结果发现,仅该校本部周边网吧就有25家,拥有电脑1600余台。

  调查显示,约七成大学生,每周上网1到2次,上网时间大约为5小时,一成学生有沉迷上网迹象,每周都有“包夜”记录。

  昨日上午10时,民族大道当代学生公寓门口一网吧里,已是座无虚席。一名大三学生边玩游戏边说:“现在刚开学,没什么事情做,来玩一下。”

  一名经常玩网游的学生说,在校园里感到压抑,于是借打游戏来发泄,寻找一种刺激,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沉迷网络

  大学生被学校劝退

  小辉(化名)今年本应在武汉

  科技大学上大三了。由于迷上网络游戏,无心学业,虽被学校预警,仍不反省,最终被学校劝退。

  小辉来自河南一个小村庄,大一时一次偶然的上网经历,让他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刚上大学没几个月,几个同学在宿舍没事干,提议去上网,结果大家就跟着去了。在网吧里看到好多人玩游戏,我也尝试着玩玩,发现挺有意思的,一下玩了两个多小时。回去后,心里一直痒痒的,没几天晚自习时又跑到网吧去了。”

  就这样,小辉开始千方百计挤出时间上网,最后发展到逃课的地步,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去网吧上网。“因为晚上包夜便宜,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晨7点只要5块钱,而白天1个小时就1块多钱。”为了挤出上网的钱,小辉常常一天只吃两顿,并且都是泡面或面包之类的便宜食品。

  专家提醒

  新生千万别“放纵”

  武科大校报主编李灿华提醒,大学新生,很容易在踏进大学校门后,产生“放纵”情绪,迷恋网络。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上网问题,学校也不应一味阻止学生上网,而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

  他建议,应采取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以提高抵抗网瘾的能力。对那些依赖网络的大学生,不能放任自流,学校和家长应鼓励其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