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切磋交流,共建网络文明

(2007-03-05 15:16:33)

      回应网友的评论------

                   理性切磋交流,共建网络文明

    最近,很多网友对我的博客作了一些评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使我受益非浅。有些人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不过,从行文上可以看到他们是认真而理性的,很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有的网友批评我不该“理所当然的将现在的社会问题直接推向网络游戏,”他们认为:“其实背后真正作怪的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网瘾的最大问题。”这种认知十分中肯,实际上是和我的看法不谋而合的。

关于这一点,从2004年5月最初接触网瘾这个问题时,我就明确指出其根源在于教育,主要是起点教育,即家庭教育的不当所造成的。在各种媒体采访时,我都是如此强调,如我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新闻调查》、《面对面》、《当代教育》等。在我的几本书中也阐述得很清楚,如:在去年出版的《回来吧,孩子》的第一章里,我即开宗明义地列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三大主因:家庭教育的误区、社会的不良影响及学校的应试教育。其中,作为人生启蒙的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是最关键的首要原因。

要知道,不光是孩子身上的问题,而是所有人的问题,都可以追根寻源到“子不教,父之过”上去。当今青少年的种种不良表现,如:早恋、厌学、自闭、暴力、帮派、吸毒、网瘾等等,无一不是与上述三大主要因素,尤其是首因---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这应该说是个人尽皆知的普遍规律,亦可称之为社会常识。当然,的确也有不少人连这些基本常识都比较欠缺,所以我在接受千余次采访或到各地作报告时,以及在我的几本书里,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这些基本道理。

其实,一切社会问题与人的错误都可以归结到家庭教育上去,此乃各种矛盾的共性,即所谓普遍规律。但是,每一个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如:孩子厌学,除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还有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及课堂教学的枯燥等所导致;孩子早恋,则离不开某些音乐、影视及出版文化中不当言情渲染的误导,以及心理辅导和性教育的不到位;青少年吸毒,既要怪家庭教育的失败,还应归罪于毒品的制造、贩卖及迪厅的管理不善等。

虽然,以上种种问题都可追溯到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但是,如果我们不是科学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都只是简单的把家长责骂一通,把教育狠批一下,而不把相应的具体导因加以分析,并认真地去解决,那只会流于空论而一事无成。例如:一个孩子吸毒了,我们仅仅批评其家庭教育不到位,指斥那孩子没有自控能力:谁让他去接触毒品的?他父母为什么没有把他教育好?他为什么不把自己管好?而不去打击违法生产、走私贩卖毒品的罪犯,不去从源头上杜绝,那行吗?合理吗?青少年参加帮派团伙了,我们只是一味怪其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责备那孩子没有思辨能力,不该与坏人混在一起,而不去取缔那些帮派组织,惩罚其头目,那对吗?是对社会负责吗?同样的,大量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就只是强调改进家庭教育,训斥已经十分痛苦的家长,而不批评那些有毒害的网络文化、从源头上改善网络环境,能解决网瘾问题吗?能让青少年在网络中健康成长吗?

说实话,三年前,我刚开始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时,我也没有及时认识到不健康网络游戏的危害性,及网瘾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在我早期接受采访分析网瘾成因时,我着重谈的就是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直到2004年11月,我应邀去到第十三个城市成都作报告时,那么大的剧场,挤满了那么多家长和孩子,反映那么强烈,我的感觉开始从量变到质变了---青少年网瘾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个广泛的社会难题。

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拦目组专程赶到现场做采访,记者问我:“陶教授,这么多网瘾孩子,你这不是杯水车薪吗?”我说:“我感觉我是滴水车薪。”接着,《成都商报》的领导告诉我说,四川有好几个企业家看到网络游戏的龙头老大---盛大的老板从50万元的投资,在短短的四五年间就身家100多亿了,他们也决定转行做网络游戏。这时,我才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程度。我才感到:光叫家长们改进方法,只是要求孩子们提高自控能力是不够的。要真正想解决好青少年网瘾,一定要清理网络文化中的污染,而且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正如戒除毒瘾一样,不仅要把有毒瘾的人送往戒毒所去,还非得严厉地禁止和打击制毒、贩毒、聚众吸毒及提供吸毒场所的恶劣社会现象。据统计,全国吸毒人数不到80 万,国家就如此重视。而今受网瘾影响的青少年有600余万人,并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大。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改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必须净化网络,即剔除网络上的不良因素,包括那泛滥成灾的、充斥着暴力、色情、血腥、欺诈等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

也有人说,不少影视文化也有问题,你为什么单单指责网络游戏?同样地,我在报告会上和书中,对不良的影视文化、音乐文化、出版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多分析和批评。从整体上来讲,我认为当今的文化乱象比较严重。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的领导也纷纷指出这一点。文化乱象会导致思想乱象,思想乱象会导致行为乱象,这不单是对青少年而言,实际上对成人们的负面影响与误导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这种乱象在这里也有明显的反映,如:有些网民在发表不同意见时,不是讲道理,而是非理性地谩骂诅咒。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要加上:语言是心灵的表露。肮脏的语言既是肮脏灵魂的自我暴露,也是其无知、无理和无能的自我表白。无论谁企图用这种恶劣的方式去伤害别人,非但是徒劳无功,而且   真正会被伤害的是其自己。根据调查,不少恶劣的语言文化就是来自那些不良的网络游戏,这也是我们反对这些有害的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总之,我希望能与广大网友以网络为平台,真正把网络当作信息工具,多方切磋交流,真诚理性沟通,共同建设网络文明,以此推动网络的科学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2007.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