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网瘾悲剧---谁之过?

(2007-02-14 22:00:11)
      又一网瘾悲剧---谁之过?

     今天上午,大连<半岛晨报>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是当地有个20岁的青年因为网瘾无法自拔,在网吧里服毒自尽.虽然我已曾数次得知此种悲剧:13岁的,16岁的,17岁的...因为网瘾而自杀...但当时心中仍禁不住再次感到震撼.随即该记者把他们报纸所登的有关报道发给我了,为了不让这一年轻的生命就这么白白地葬送,我特将其中的主要内容转发在此:

    "昨日12时30分许,庄河向阳桥附近的一家网吧的二楼,老板娘突然发现,小苏昏倒在地上。据网吧老板介绍,最近两个月,小苏经常到网吧上网。而最近五六天,小苏则是成天呆在网吧里。发现小苏昏倒后,网吧立即拨打了120,将小苏送到了庄河市中医院。

   经医生初步检查,小苏是服下了毒药。经过洗胃后,小苏的意识逐渐清醒。根据小苏的讲述,医护人员立即跟小苏在庄河鞍子山乡的父母进行了沟通。15时30分许,小苏躺在病床上,一边打着氧气,一边输着解毒的药物。小苏的嘴唇不住地抖动,一副痛苦万分的表情。记者凑到小苏跟前,试着和他交流。小苏用十分微弱的声音说,他身体不难受,主要是心里难受,他感觉太对不起父母了。为什么呢?小苏轻轻摇摇头,让记者别问了。

   17时许,在众人的期盼中,小苏的父亲老苏急匆匆赶到了医院。看到小苏的情况还算稳定,老苏终于松了一口气。“既然走到这一步了,就别多想了,安心等病好,咱们好回家。”父亲的一席贴心话,说得小苏哭出了声音。看着眼前的儿子,老苏不断搓着长满老茧的大手,神情黯然。

   老苏说,2006年秋天开学后,儿子跟父母说,要去复读,也得到了他们的同意。此后的几个月里,儿子经常回家,要些钱后,就离开了。几天前,老苏夫妇发现了儿子的异常,他回家从来不看书,这引起了老苏夫妇的怀疑。老苏偷偷到学校一查,儿子根本就没在他所说的那所高中上学。昨日下午,学校也证实了老苏的说法。老苏说,虽然发现了儿子在欺骗,但他们夫妇并没当面责怪他。

   小苏的妈妈由于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所以暂时无法到医院看望儿子。 老苏表示,他们夫妇都不会怪罪孩子,等他病好后,一定会给他改过的机会。

   医生说,虽然小苏表面上看起来状况不错,但他仍然没有度过危险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泡网五六天悔恨小伙服了毒》后续报道:  

晨报讯(记者刘永斌)以上学的名义,从父母手中要钱泡在网吧里销费。突然良心发现后,小伙子感觉对不起父母,喝下了农药。本报对此事进行独家报道后,小伙的命运引起广泛的关注。昨日上午,记者获悉,因中毒过深,小伙于昨日凌晨3时许去世。

   1月30日下午,经过洗胃后,小伙子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用微弱的声音说,他心里太难受了,感觉对不起父母。后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伙子以复读为名,从靠种地为生的父母处拿走不少钱。父母挣钱不容易,却被他以欺骗的手段拿走泡在网吧里消费,良心发现后,小伙子感觉无颜面对父母。

   小伙子的父亲赶到医院时,粗糙的大手上还缠着创可帖。他说自己在别处干活,得知消息后,立即赶了过来。朴实的父亲说,几天前,通过到学校调查,他已经知道儿子在骗家长,儿子根本没在学校复读。但善良的父母并没当面责怪他。他们想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会走上绝路。

   昨日凌晨3时许,病情突然恶化,20岁的小伙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父母伤心的哭声,令在场的每个人无不为之动容。在母亲的印象中,儿子是自己骄傲,在庄河市鞍子山乡他们所在村落,没人不夸奖儿子。懂事的儿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做出了欺骗父母的举动?如今,儿子走了,母亲可能永远也无法弄清其中的原由。"

   贫苦的农民父母怎么会知道是不良网络游戏害死了他们年轻的儿子,他们也可能不知道他们有权利质问:"谁之过?"我原想通过<半岛晨报>的记者联系这对可怜的家长,希望能够给他们一点安慰.但又一想,我的能安慰他们痛苦的心吗?他们的儿子已经这样离开了人世,安慰能填平他们那无法弥补的创伤吗?

   我觉得我们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就是一起来帮助他们发出响亮的天问:"谁之过?"若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挖出造成此种人间悲剧的根源,不仅可以告慰因网瘾而死的青少年冤魂,更重要的是能杜绝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2007.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