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彝乡旧情 |
从留言中得知诸位对彝族服饰很陌生,这很正常;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也很正常。
特别老地主提到那种“披风”很酷。我有必要作解答,也给诸位增加一点知识。
那种“披风”,分两类:披毡和“察尔瓦”。
披毡用羊毛擀制而成,在竹帘上一层一层铺上羊毛,洒水,把竹帘卷成筒状,不断搓揉,羊毛就粘结紧密。这种制毡的方法,各民族都是一样的。
察尔瓦的制作是先把羊毛捻成线,再织成毛布,手工毛布只有一尺左右的幅宽。把制成的毛布一片一片地连接起来,最后“收官”——捻穗。既是给毛布的末端打结,以免脱线,也是一种装饰。这样,就是成品察尔瓦了。老地主说很酷的“披风”就是察尔瓦。
披毡和察尔瓦本色一般是白色,蓝色和黑色是染色而成。
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文献就有“西南夷”“披毡”的描述;一座东晋墓葬的壁画人物“披毡”的形象和现在大凉山彝人形象一样。说明凉山彝族服饰的历史悠久。
披毡和察尔瓦因为是没有经过“脱脂”处理的原生羊毛制作而成,有很强的防水防潮功能,所以彝族人是人人必备的服饰。披在身上保暖防雨雪,野外垫坐可防潮,夜里还可当被褥。
——实物图片可参见本博客“彝乡旧情”栏目:《去昭觉过原生态“彝族服饰节”》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