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早春麦田的三种野菜

(2016-02-26 16:12:14)
标签:

美食

   家乡早春麦田的四种野菜


     雨水节气一过,憋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开始到野外踏青,春游时折柳赏花是一定的,另外少不了的当然是挖野菜,吃野菜。米蒿、面条菜、毛妮菜、大荠菜是中原早春最有名的麦田野菜,人们在盼望杏白桃红的同时,也念念不忘野菜们的芳容和美味。

     米蒿——古代的《救荒本草》便有记载。这是春来最早也最容易分辨的一种野菜。作物和庄稼,最初都是从杂草和野菜中选择优化而来的,但杂草经过千万年的演化,作为农作物的对立面,为求生存,它们唯有选择生长早一点,以此避免被种田人损害。米蒿也是如此,它虽然与麦苗一起出土生长,但比麦子提前开花结子,这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所致。既然是蒿,米蒿的模样很容易区别于麦苗,它细如青蒿,有红根与白根两种,在刚刚苏醒泛绿的麦地里,或者是地边的枯草下,一片片铺地生长,很容易暴露目标。米蒿长高开黄花似油菜时,当麦子秀穗的时候,农家就提前为麦子除杂草拔米蒿。近年来,野菜品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来不吃或者很少吃的米蒿,在农家乐饭店和农家饭中很常见。吃米蒿要趁早,否则,麦苗大一点,农家就提前把它消灭了。蒿多也,蒿之幼叶细如牛毛,蒿名繁多也不易分辨。它与青蒿从小像孪生兄弟,还有把它与古人《野菜谱》所记的抱娘蒿相提并论的,其实不是一种。《野菜谱》说:“抱娘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而麦地里的米蒿独根独苗,很容易连根拔起。《河南农田杂草志》中把米蒿的现代分类,确定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它还有米米蒿、播娘蒿和野芥菜三个名字。

面条菜,是草本植物石竹科麦瓶草属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的幼苗的俗称,是家乡老百姓爱吃的一种野菜。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 这种菜有些涩,最好是在初期较细嫩时候食用口感会更佳。面条菜还可全草及嫩茎叶入药,有润肺止咳、凉血止血功效,可治虚劳咳嗽,鼻衄、吐血等症。面条菜一般做蒸菜,炒菜与随锅做汤、下面条也可,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田紫草——土名毛妮菜。它和面条棵模样近似,也像孪生兄弟,但它是紫红根。野菜现在也时兴种植,荠菜和蒲公英有人种,还有人工种植面条棵。而面条棵长大开小红花,结子叫瓶子草。毛妮菜则开细白的花。它和面条棵一样吃法,嫩苗蒸食或下面条锅,根本分不出它们的味道来。在麦地挖野菜,留意一下,仔细地区别面条棵和毛妮菜,如下象棋认识马别腿,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平添了野趣中的文趣。当下食野之人,挖野菜近乎行为艺术,不妨实践一下。

  马康草——又名涩荠菜、大荠菜、水萝卜棵。带荠菜之名,却长得比荠菜毛糙。荠菜是小白花,马康草眨巴着眼睛开小蓝花,而比野芫荽的蓝花略大也更醒目。豫北的山里人也有叫它“砂锅卜采”的,意思是像烂瓦片一样不稀罕。开春的麦地和果园里,樱桃、梨树、桃树开花时,树下杂草纷生一地,它和野苜蓿、紫花地丁同时生长开花,但马康草生长迅速占地大,越大就越显其粗糙。在它还未出莛时,用铲子铲下来,肥厚的嫩苗,可以和荠菜同样方法食用。因为质地粗糙,所以比荠菜过水后重量明显多,也有嚼头,包素饺子或蒸包子,如果掺点豆腐或油渣,那太好吃了。

  在通常食用的面条棵之外,试试吃一下米蒿、毛妮菜和马康草,能增添我们游春的乐趣。但春天吃野菜,也要先下手为快,因为春光易老,野菜也是说老就老了啊!(转摘何频,拼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