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盛开时  宜品咏桃诗文

(2015-04-11 21:53:04)
标签:

文化

桃花盛开时  宜品咏桃诗文

 

   

岭梅香雪飘零尽,繁杏枝头犹未。小桃一种,妖娆偏占,春工用意。微喷丹砂,半含朝露,粉墙低倚。似谁家丱女,娇痴怨别,空凝睇、东风里。 
好是佳人半醉。近横波、一枝争媚。元都观里,武陵溪上,空随流水。惆怅如红雨,风不定、五更天气。念当年门里,如今陌上,洒离人泪。

宋代词人晁端礼《水龙吟》词,是中国古诗词中关于桃花的不可或缺的篇章。

   桃花,最早有诗辞见载的,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桃夭(周南)》篇中开头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盛开的春日,女子出嫁了,留下无尽的想像空间。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皆为名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之后,吟咏桃花的诗文层出不穷,文人骚客各显本色。且诗词书画相互印证,相映成趣。宋四家之一黄庭坚在《水调歌头》中有句: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唐人王维《田园乐》有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佳句;明朝才子唐寅有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燕双舞之句,清人马曰璐又有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等句。

    有诗人嫌桃花妖艳,让桃花学做梅花,明人徐臣《桃花》绝句有云:不骋娇姿媚艳阳,却来冒雪并寒芳。应嫌春色繁华态,故学梅花浅淡妆。清末民国画家陈元《竹外桃花图》恰是附和此意之作。画家没有把桃花与春柳相伴,而是躲在岁寒三友之称的竹子后边,偷学梅花,以沾竹子的清逸之气。

    古代名人与桃花最贴近的,当首推吴门四家之一唐寅。唐伯虎年轻享才子名,后因受科场舞弊案牵连,一生不得志。晚年困顿,更放浪形骸,曾有自用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以卖画所蓄购得桃花坞别墅,取名桃花庵,四周种桃树数亩,自号桃花庵主,还写了一首著名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并有《桃花庵图》传世。

    大河鉴宝玉器鉴定专家王哲民关于花卉在中国传统书画、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寓意有一番见解,他说,四时花如心境,如人生,中国文化讲究意象,古典诗词也讲究意象。与梅兰竹菊这些中国传统文人钟爱的花卉植物相比,桃花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桃花柔软,明艳,暖心,更接地气。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与爱情有关,与青春有关。在汉语语境中,桃花是美好的象征。

       桃花不只可观赏,还有实用价值,入药,入食,酿酒,都古已有之。 桃花酒的酿制在历史上一直有记载,今天的科学营养分析也证明,桃花当中含有许多有益成分如三萘酚、香豆精、三叶豆甙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在南方地区,桃花饼、桃花酥、桃花糕都是常见的点心,在福建古田,民间至今盛行酿制桃花酒。    桃符,便是早期的春联,用以辟邪。每年除夕,家家户户必须做的一件事便是总把新桃换旧符。直到明代,桃符才被纸制的春联代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