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河南郑州)
多次去济源,济渎庙是必要去参拜的。
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颁诏所建的这座济渎庙,历经战乱屡被重修,至今仍然辉煌着。庙院里一棵汉柏,一棵将军柏,相传俱为东汉时所栽,这两棵两千余年的古树,依然虬劲地诉说着济水的历史。济水之源的龙潭、珍珠泉清澈依旧。这座建在济水之源的济渎庙,为历代王朝的当政者及民间祭祀济水水神的所在。比之黄河、长江、淮河的同类庙宇,济渎庙占地135亩,为规模最大者,保存也最为完好。
祭祀水神,古已有之。《史记·封禅书》云:“秦并天下,令祠官所掌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水曰济、曰淮、曰江、曰河。”济水列为四渎之首,甚是了得。问济渎庙的导游,济水何以被尊为四渎之首?答曰,水有水品,水有水德,是因为济水的品德。
济水何品何德?且看宋代诗人文彦博《题济渎》,诗云:“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同样的意思,早在唐代诗人达奚珣的《游济渎记》、李甘的《济为渎问》等文中,已经有了更充分的表达,并对江、淮、河三川,特别是对黄河的暴虐为患有所批评。《淮南子》更认为,济水本性通和,宜血脉流通,可入药。对济水的钟情和偏爱,溢于言表。你别说,在史书典籍中,还真未看到过济水为患的记载。济水真乃君子之水。
济水之源,济源因此得名。古济水由此出发,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山东的济阳、济宁、济南皆因济水流过而得名。即使按照济水源于荒古至秦汉的说法,她也有千年的灿烂。在千年灿烂中,她滋润着广袤的土地,养育着千万人民,更重要的是她培育着辉煌的华夏文明。先秦时的黄河,由河南温县北折经新乡、河北,由天津入海。那时河南的广大地区及山东是没有黄河的,只有济水。因此可以说,那个千年哺育中原地区华夏文明的不是黄河,而是济水。而那正是华夏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社会经济且不说,只举其要者,单说三个人物,孔子(前551——前479),孟子(约前372——前289),孙子(约前6世纪),几位影响至今的大思想家大军事家,不正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代表吗?曲阜的孔庙,山东邹县的孟庙(好像距济宁不远),我都去拜谒过,还在雨中的孔林发过呆。出生于齐国(今山东博兴北)的孙子,我也曾在淇县的云梦山中追寻过他的背影。
拉回到济水的源头济源,济源流传着多少创世纪的神话啊,羿射九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从五龙口进山,可以看到一座山,叫做箭过顶,与之比邻的还有一座山,叫做阳落山。说是羿就在此拉弓射箭,羿射九日之箭飞过箭过顶山峰,飞向遥远的天际,羿射下的九个太阳,纷纷落在阳落山下。你能说,这些创世纪神话的创造,与济水无关吗?这也是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位济水的儿子,济源轵城深井里(今泗涧村)的聂政(生年不详,卒于前379年),他不畏强暴,只身刺杀韩奸相侠累后,为不牵累亲人,毁容自杀,暴尸街头时,其姐聂嫈为不埋没其弟英名,主动前来认领,抚尸恸极身亡。乃第一侠士。其事为司马迁《史记》所记,又为蔡邕编入《聂政刺韩王曲》,即《广陵散》,千载传颂。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还据此编著话剧《棠棣之花》,以此激励抵御外敌入侵。我第一次感受到聂政对我心灵的震撼,是二十多年前在南阳汉画馆看到他的石刻像。此后到济源,曾去拜谒聂政衣冠冢和聂政祠,这次又来拜谒,就遇见依然还是那位守祠人,十多年不见,他已由六十多岁成为奔八的老人了,我也已年逾八十。这回去看小浪底一年一度的调水排沙壮观景象,雨中路过坡头,去看了留庄民兵营的图片展览,图片生动展示着抗日战争时期这支著名葫芦队的英勇,一瞬间,我就又想起了聂政。聂政,济水的骄傲。
那么,济水呢?
济水消失了吗?
济水在何时何处为何消失?
说是衰于秦汉,并未消失,要不然就不会有历代皇朝对济水的祭祀,历代诗人对济水的赞颂了。明代以前,济水源头龙潭尚有百亩之大。清代时,济水在济源仍被称作千仓渠。
关于济水的消失,有各种说法。源头水量不足。流经的荥泽、巨野泽被逐年淤塞。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则认为,济水入黄河不复出,是济水消失的原因。《现代汉语词典》认为,现代黄河下游的河道即为古济水的河道。被黄河占了道。那么是否可以说,济水就在黄河里?
济水,在济源境内尚有数十公里河道,只剩下几米宽,也改称珠龙河了(珠龙河流经孟州、温县,入黄河)。济南以东的济水虽仍存在,也早已改称为小清河了。
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即济南)凡发地皆流水,世传济水流过其下。”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趵突泉赋》中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兀为巨渎;穿城绕廓,汹汹相续。”由此可见,是济水成全了济南泉城的美名。那年在济南看趵突泉,我又看到了你,济水。
济水消失了吗?消失,那是就地面的层面上说的。谁能断定,她已不“伏流地中”了呢?不事张扬,默默流淌,这正是济水的性格。
济水消失了吗?
济水培育的华夏文明,在华夏子孙的血脉里,在华夏子孙的魂魄里。
济水永不会消失。
我读懂你了吗?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