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其未有
,
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
(《老子》第六十四章)
译文
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容易维持;在没有萌芽的时候,容易对付;在脆弱的时候,容易分化;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除。防止事故,要在事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治理动乱,要在动乱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合抱的大树,由幼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筐土垒起;千里的行程,从脚下开始。谁去做,谁就会把所干涉的事情搞坏;谁把持,谁就会把所把持的东西丧失。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没有失败;不把持,所以没有损失。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把事情搞坏。所以说:“在事情快要结束时,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因此,圣人把没有欲望当作欲望,他不稀罕难得的货物;把没有学问当作学问,以补救众人经常犯下的过错。(用上述原则去)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勉强去做。
感言
“无为”的好处和作用,也可理解为“慎为”、“后为”、“不先为”,想好了再说,看准了再做。量的发展变化,能引起事物质的变化。好的一面(学识、财富、健康等)是这样,不好的一面(疾病、矛盾、风险等)也是这样。
(hxx)